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李廉昌:“65岁”功劳证收入博物馆
//www.workercn.cn2014-07-03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65岁”功劳证收入博物馆

记录已故爱国商人卖船运兵支持解放义举

  6月16日,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到了一张残缺、发黄的功劳证——这是市民李廉昌无偿捐赠的来自1949年的珍贵记忆,上面的文字和印章,诉说着其父亲李海光于解放战争期间全力以赴不惜卖船支持解放军运兵、剿匪的事迹。

  今年初,92岁高龄的李海光告别人世。李廉昌希望以独特的方式来缅怀父亲,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他留下的正能量。博物馆方面表示,解放前的功劳证比较少见,收藏展览这样的文物资料,对还原历史、教育后人有着深远意义。

  带头帮助解放军运兵

  “在我军沿粤江西进执行歼灭蒋白匪军残余力量之际,由于李海光先生及新利航渡全体员工积极努力、不顾疲劳、日夜兼程、克服困难,完成了支援我军前进的任务,特颁发此证以资褒奖。”——被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张功劳证,边角残缺,纸质发黄,但上面的文字和印章仍比较清晰,记录着那段没有湮灭的历史。

  这要从李廉昌的爷爷李锦经说起,其祖籍肇庆高要,年轻时被“卖猪仔”到澳大利亚种菜,后经奋斗条件好转,最终衣锦还乡。

  回国后,李锦经鼓励儿子李海光从事航运事业,因此创建了船务公司从事客运工作,经营“新利航渡”客轮并配套“大明星”拖轮等客运船舶,主要航线为广州到梧州的西江沿线。

  在1948年末至1949年初,解放军追歼蒋、白匪军,需急速西进,挺进广西。而多数船主闻得解放军南下广州,携款远逃香港、澳门等地以避战祸。广州至梧州370公里,一般船只难以开航,解放军能够使用的船只并不多。

  李海光正值年轻气盛之时,首先为生存计,不希望停船,也不怕战乱,其次是对解放军的纪律深有所闻,故此一拍胸膛,跟着解放军干了。

  他主动无条件支援了解放军的运兵任务,以两只小火轮顶着货船逆江而上,拿出自己的全部资产为解放军西渡运输军用物资、运送兵源,时间长达三个多月。在他的带领下,广州50%的船主留下参加西线航运工作,为解放广西等地作出了贡献。

  虽然当时支前司令部有一些补偿,但远不够运输成本开支,李海光最后变卖了一艘船体(壳)和一台主机,才能偿还交通银行的贷款,但公司因此在日后经营上产生了很大困难。

  “当时差不多破产,但父亲没有任何怨言。”李廉昌说,解放军第127师司令部、政治部特别向父亲颁发了功劳证,以表示感谢和记载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据说全广州市只颁发了10张。迄今,这张具有特殊意义的证件,已经走过了65年的历史。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