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周爱华:把针线活干得干净漂亮的缝纫工(图)
//www.workercn.cn2014-06-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把针线活干得干净漂亮的缝纫工

——记全国优秀农民工周爱华

图为周爱华 ( 右 ) 在指导工作 。

  上世纪90年代初,来自江西九江的周爱华到晋江柒牌集团有限公司务工,20年来,他在一线的缝纫岗位上勤学苦练,岗位成才,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福建省劳模。

  1989年,周爱华初中毕业后,到九江一家裁缝店学徒,第一年学习缝、烫衣服,第二年学缝纫机操作。1991年,17岁的周爱华跟师傅到晋江,进入佳丽一厂(柒牌集团前身)做缝纫学徒,三年后出师,学会了独立做整件衣服。后来,周爱华的师傅到广东做服装打样,他则留在柒牌集团的缝纫工岗位干了20年。2010年底,公司把做事严谨认真的周爱华调至品质管理中心面辅料检验任主管,负责公司生产原料的检验工作。

  2007年,周爱华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福建省劳动模范;2013年,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

  周爱华说:“在柒牌集团工作23年,对公司已经产生深厚的感情,这里是我的家。”

  20多年前,泉州民营企业蓬勃兴起,爱拼敢赢的晋江城乡处处可见小作坊、小工厂,来自全国的务工人员云集。周爱华说,我刚到晋江时,员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差。企业老板和员工的住宿、车间都在一栋楼里,全厂300多人的集体宿舍,10多个人住一间小房子,一张双人床的上下铺睡着4个人。晚上宿舍常停电,靠蜡烛照明。老厂有一口水井,没有自来水,更没有热水器,冬天洗漱都是用冰冷的井水。

  由于人生地不熟、工作又累,周爱华下班后常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想家。他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先熟悉服装款式,钻研制衣工序,遇到难题就向老师傅请教。当工友去吃饭或玩耍的时候,他在车间学习机械台设备的使用。熟悉了各种款式服装的生产工艺后,周爱华能独立做整件衣服了。他说,一年里,公司半年生产夏衣,半年生产冬衣。他可以一天制作25件夏衣,一天制作6件冬衣,一年大概能作4500件衣服。从1992年至2010年的19年间,他做了10.64万件衣服。

  跟现在的流水作业不同,以前的缝纫工必须会做每一道工序,从夏天的衬衫到冬天的夹克西服。周爱华说,要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制衣工序做,才能保证每件衣服的质量。因此,他做的衣服返工率低。周爱华每制作20件夏衣最多返工1~2件,冬衣每10件返工1件。当时,茄克车间400多名员工,每次厂里举办服装技能竞赛,周爱华都名列前茅。

  公司看重周爱华技术过硬的优点,安排他带徒弟。他说:“我手把手地教新员工,从最简单的工序开始,打好基础,分步骤学习。”

  先用碎布头练习机台操作,一条直线、一个圆形,起针与停针的位置不能有误差;再学习服装结构,认清裁片在服装上的部位及形状;接着,做简单的里布拼接,如袖子前后片的合缝,要做到拼接后的缝位大小一致,刀口对刀口,整体平整平伏;最后,学习简单的里布开口袋,要求方方正正、不毛角、不起皱。

  他的徒弟14个月出徒,而一般师傅带徒弟要两年才能出徒。周爱华说:“只要我懂的技术,都会按照程序,毫无保留地教给徒弟;学徒们只要有问题,我都及时解答,直到听懂学会。”

  周爱华培训新手效率高,员工成长速度快。公司把他的培训方案纳入培训教材推广,提高了全厂新员工及不熟练工的技能水平,缩短了培训时间,保证了服装质量。

  从一线缝纫工成长为面辅料检验主管,周爱华说:“我的责任重了,我会尽力而为。”

    (傅乔成 李亮 陈辰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