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彭小成:收藏毛主席像章的苦与乐
//www.workercn.cn2013-12-20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毛主席像章38000多枚,纪念章2000枚,相关书籍3000多册,画册2000多本,文革老照片1000多张,红色宣传画、海报2000多张,连环画2000本……这是隆回县桃洪镇下岗职工彭小成三十余载情系红色收藏的“成绩”,其中毛主席像章藏量居全国第二,这些闪闪发亮的像章宛若一部光辉灿烂的红色史诗,尽显伟人风采。他说,再过几天,他会带着部分像章去“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缅怀伟人。

    不解的“红色”情缘

    彭小成,1956年出生于隆回县羊古坳乡一个普通家庭。在他儿时的记忆中,家家墙上贴有伟人画像,“毛主席万岁”的标语随处可见,玩伴们经常一起高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自幼受父辈们耳濡目染,彭小成一直对伟人毛泽东有着特殊的感情。

    彭小成初中毕业之后,他母亲托人找到了当地的铁匠唐师傅,让彭小成拜入门下,期盼他日后靠打铁这门手艺安身立命。1974年,彭小成积极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下放到隆回金潭磷矿。他说,那会下乡劳动改造的时候,每个人都要佩戴毛主席像章。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怀着对伟人毛泽东的崇敬之情,他开始与毛主席像章等这些红色纪念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7年,知青回城,彭小成分配在隆回县六都寨汽车配件厂工作。5年之后,由于工作需要,彭小成调到隆回县玻璃厂工作,并一直工作到2000年下岗。

    1978年夏天,彭小成在朋友那里看到几枚毛主席像章,如获至宝,并花了5毛钱将其买下收藏至家中。时至今日,彭小成还经常对朋友说:“那几枚像章算是我收藏毛主席纪念品的开端!”

    自此之后,彭小成开始迷上“红色”收藏,并重点收藏毛主席像章。他只要看到关于毛主席的像章、画册等红色纪念品,总是想方设法说服别人送给他或用钱买下来。没过几年,毛主席像章、奖章、书籍便装满了书柜,他想腾出一层房屋来摆设藏品。起初,妻子很不理解,家里人多,住房紧张,实在腾不出房子来搞收藏。彭小成苦口婆心做妻子的思想工作,最终说服妻子。

    一路艰辛一路收获

    收藏是门大学问,不仅要学会判断收藏品的价值,还要学会鉴定收藏品的真假。彭小成说:“我只有初中文化,没有专业知识,上当受骗在所难免,只能靠自学,并且不断向同行请教,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中继续着收藏之路。”

    为了能够收集到更多的毛主席像章,彭小成多方托人打听收藏来源。34年来,彭小成走遍了隆回的村庄,他的足迹还遍布北京、上海、广西、贵州等26个省市。有一次,彭小成从一位在贵阳做生意的朋友口中得知贵阳市有人藏了一张丝绸毛主席画像,非常精美。彭小成得此消息之后,从箱底翻出家里仅有的300元立马直奔贵阳。由于卖家要价500元,而他只有300元,只好返回找朋友借。第二日,他又到卖主家里,当卖主得知眼前的汉子是从湖南远道而来借钱买画像时,说:“你真是个霸蛮的人,就300元卖给你吧,你也留点路费。”

    “擦过皮鞋、捡过破烂、卖过老鼠药,只为在上班之余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收藏,同时也利用这些机会可以挨家挨户上门收集,挣到一点车费后,就跑去外地收集毛主席像章。”谈起27年的收藏历程,彭小成说,“一路艰辛,一路收获!每一个像章的背后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

    “收藏毛主席像章湖南第一人”

    在彭小成的家里,柜台上、墙壁上到处都是毛主席像章、画照,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其中最大的一枚纪念章,重达120多斤,直径近两米。

    闲暇之时,彭小成常常盯着他这些“宝贝”发呆。他告诉记者,每次抚摸和欣赏毛主席像章这些“红色”纪念品的时候,他就百感交集,觉得这东西应该好好保存,用心展示和教育一代代的后人。

    近年来,彭小成多次在长沙、邵阳、隆回等地举办专题展览。他说:“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牢记纪念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而进一步提升全民爱国热情,感怀和谐社会伟业。”

    彭小成34年来风雨不改痴迷“红色”收藏,跟他早年的一个经历不无关系。1993年12月,彭小成应中共韶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参加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他受到了华国锋的接见,并得到了华国锋的高度赞扬:“小成,你做得很好,你真聪明。”接着,华国锋要他拿出笔记本来,然后挥笔写上了“收藏毛主席像章湖南第一人”十二个字鼓励他继续搞“红色”收藏。

    随着彭小成在收藏界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商客人登门高价收购他的藏品,曾有人出价380万元购买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但是被他一口拒绝。他说:“我收藏的目的,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一种信仰,一种情感,一种文化,是为了让后人铭记这个缔造新中国的伟人!”(本报记者 周海波 通讯员 刘芳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