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任杰:“创新达人”和他的“水滴团队”
//www.workercn.cn2015-08-01来源: 山东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堵车能不能自动转向?当电力设备因烧毁造成数据丢失时,有没有一个类似飞机上的“黑匣子”的东西能记录保存各种数据?这些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怪异”问题整天在任杰的脑子里不停地转动。从问题产生、多元化观点的提出直到问题解决,任杰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水滴咖啡的原理”。

  任杰是莱芜供电公司计量室装表接电班班长,因为善于思考、喜欢创新,被工友们称为“创新达人”。在他的组织带动下,该班组8名职工组成创新团队。截至目前,已产生创新成果24项,其中获得3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创新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为公司创造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

                    创新热情源于对工作的挚爱

    2001年,任杰进入莱芜电业局成为了一名电费抄表员。验电、开表箱、复诵、记录,尽管每天要无数次地重复这些简单而枯燥的动作,但他做起来总是一丝不苟。工作中,任杰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很快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

  正是源于对工作的挚爱,让任杰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灵感。细心的任杰发现运行的计量柜体中,电能表的位置距离柜门较远导致不打开柜门看不到表码,抄表员在开柜门、关柜门的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怎么想个办法提高抄表的效率呢?”每次抄完表,任杰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把电能表安装紧贴玻璃窗,不开柜门就看到表码,这样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几天后,他终于想出了改进的办法。于是,每天工作之余,任杰开始查找资料,潜心钻研。经过几十次的反复设计、修改、试验,设计出了电能表安装支架。

  安装支架解决了抄表中重复开关柜门大量浪费时间的难题,抄表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从此,任杰与创新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集体智慧是灵感的源泉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想带上点负荷还真难!”日前,给某畜牧养殖厂送电后同事段伦兴向任杰抱怨。听到段伦兴的抱怨,任杰想起业扩送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负荷较小时无法使用电能表校验仪查接线。

  回到班里,任杰召集大家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大家把目标确立为制造一个现场能用的负荷。经过多种方案测试,任杰发现家里“热的快”负荷性质就是阻性,校验向量图是标准向量图,在这个思路下小组成员展开问题辨析。经过反复研讨和实验改进,研制出一款液体式计量专用负荷仪,成功解决了业扩现场负荷较小时无法使用电能表校验仪进行测试的难题,而且确保计量准确无误。使用中,他们发现液体式负荷仪存在重量较大携带不便且使用繁琐等问题,又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研制出干式便携计量专用负荷仪。

  便携式计量专用负荷仪获得实用新型和发明两项专利,实现了莱芜供电公司发明专利零的突破。

  在古代,水曾被当作度量衡的一种工具,《尚书》中有滴水计时的记载,水与计量的关系源远流长;水滴晶莹剔透,寓意着计量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取其意,他们组建了水滴团队,成立了“水滴创新工作室”。目前该工作室有8名成员,既有初中未毕业的“能工巧匠”,又有硕士头衔的“设计专家”;既有巾帼“绘图高手”,又有须眉“点子大王”。创新实践中,他们设立了四微课堂,摸索出五步创新工作法和合理的创新目标。

                       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凡是人们没有想到过的、没有做过的,你想了做了,就是发明,就是创新;在生活中、工作中碰到过的不称心、不满意、不方便,你将它改进了,就是发明,就是创新。”任杰说,“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有你有我。”

  在计量改造勘查过程中,任杰发现更换的计量柜没有专用的表位,电能表的位置总是哪里有空就往哪里安,很多都达不到安全规定,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必须想办法排除这些隐患!”回到办公室任杰陷入了研究之中,这一研究就是整整四个月。妻子朱琳至今记忆犹新,在技术攻关的关键阶段,任杰常常是一会儿一个想法,冥思苦想常常忘记吃饭。“我做好饭端过去,热了好几次,他才想起来吃。四个月他整整瘦了十几斤,想起来让人又生气又心疼。”

  耕耘总会有收获。经过一次次的改进,配电计量远程控制安全费控柜终于研制成功。它不仅有电力计量和防窃电功能,而且实现了对用户用电信息及时控制、电费用完自动跳闸,并能通过主控站远程控制断路器的断或合实现远程控制。这项发明投入使用后,确保了安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快,该发明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今年2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目前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了500多台,销售利润达200多万元。

  一项项技术创新的成功,给了任杰更大的动力。他们每发现一个技术难题,总会想方设法攻克它,技术创新已成为一种习惯。无数安全生产技术难题在他和他的团队面前被一一攻破。本报记者 于小兵 通讯员 王宪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