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明星-正文
电视转播员雷万贵:一个人·一座站·一生情(图)
//www.workercn.cn2014-05-14来源: 西藏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雷万贵正在检查户外线路。本报记者 王雅慧 摄

  从察隅县通往下察隅镇的是一条土路,翻山越岭、穿越沟壑,路窄不平、崎岖难行,60公里的路开越野车仍然要走2个小时。

  可就是这样的一条路,老雷已经走了整整21年。

  老雷名叫雷万贵。1993年,从部队转业的老雷被分配到察隅县文广局。当时,下察隅镇的广播电视转播站急需人手,老雷就被派往下察隅镇。这一待,就是21年。21年来,多少人来了又走,只有老雷一个人在坚守着这个小小的电视转播站。

  见到老雷时,他正在检修转播设备。他告诉记者,马上就要到雷雨季节了,要提前做好设备检修,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损坏的几率。每年的雷雨季节是老雷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下察隅镇夏季多雷雨,传输设备特别容易遭到雷击,会影响到当地群众收看电视。每当接到群众的电话,无论多晚、雨下得有多大,老雷总会穿上雨衣,带上检修工具立刻前去检修。

  “这儿的雨总是一下就是好多天,要是等雨停再去修,老百姓该有好多天看不到电视了。”老雷说。

  眼前的这个电视广播站几乎倾注了老雷全部的心血。

  刚到这里时,转播站只能转播2套电视节目和4套调频广播。1997年,察隅县电视台进行闭路电视线路改造,老雷被抽调回县里负责此项工作。为了确保改造工程顺利进行,电视台专门从成都请来了一位工程师,这次难得的机会让老雷欣喜若狂。工程师安装时,他认真地在旁边看,一有不懂的地方,马上就问。就这样,老雷熟练地掌握了广播电视安装技术,也就是从那时起,老雷心里有了一个梦想:“要让下察隅镇的老百姓都能看上有线闭路电视。”

    2006年,老雷开始着手建立有线转播站,当时没有资金,老雷瞒着妻子偷偷把家里的8万元积蓄全部取出来用于购买设备。为这事儿,老雷的妻子周海红没少跟他吵架。“当时我们家正准备买房子,全部的积蓄就被他那样拿走了,我当然生气。”周海红现在提起这件事还是一肚子气。

    “老婆不同意也没办法,转播站还是要建。”一向好脾气的老雷那次却固执己见。好在老雷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下察隅电视转播站已从建站之初的2套电视节目、4套调频广播发展到目前的36套有线电视传输节目和4套调频广播,并实现了全镇调频广播全覆盖。

    看着老雷辛苦努力过后取得的成绩,周海红也慢慢接受了丈夫的选择:“谁让我嫁了这么个人呢?”妻子的理解却让老雷内疚不已。“这些年,我亏欠最多的就是老婆和孩子。”说起家庭,老雷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愧疚。至今老雷仍清楚地记得,儿子2岁时突然生病,白天黑夜没日没夜地哭,持续了将近一周的时间,直到儿子的耳朵里流出了脓水,才知道是得了中耳炎。这期间,老雷正在山上架设线路,等得知情况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说这句话时,老雷的眼里噙满了泪花。

    21年来,老雷有无数次调离的机会,可是老雷考虑半天仍然选择坚守,问起原因,他轻描淡写地说:“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对广播电视还是有感情的,我走了也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下来,所以还是决定留下来。”

    一个人在转播站,最难忍受的便是寂寞。偌大的院子里常常只有老雷一个人。上世纪90年代,通讯还不发达,就算是思念在县城的妻子,老雷也只能对着满天的繁星倾诉自己的相思之苦。于是,闲暇之余,转播站的院子成为老雷排解寂寞的最佳场所,几乎下察隅镇所有的兰花品种,你都能在此觅得芳踪;不仅如此,小院还成为果树的乐园,桃树、枇杷树、樱桃树、柿子树……样样俱全。“在这里没什么别的事做,就只能靠养养花、种种树来消遣一下。”老雷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如今,下察隅镇广播电视转播站已经步入正轨,妻子周海红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尽快有合适的人去接替老雷的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一家团聚。可是老雷还牵挂着老百姓们看电视的问题:“已经有很多地方都在普及数字电视了,我希望我也能亲手为这里的老百姓安装上数字电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