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王定国:她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0-17来源: 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更多

她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记百岁女红军王定国

  王定国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徐建军/摄)

  王定国在纸上写下“长征万岁”。 (本报记者 徐建军/摄)

  10月15日上午,坐在客厅一角,身着红蓝相间的花外套,在《长征》电视剧的背景音乐下,王定国向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伸出了温暖的手。王定国是“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更是一位104岁的女红军战士。

  跨越世纪征程,谱写英雄之歌。生于1913年的王定国老人,是目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女红军。她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

  从受尽欺辱的童养媳,成长为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从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跨越两个世纪,从黑暗走向光明,她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坚韧不拔,“唱着歌”走完长征

  据儿子谢亚旭介绍,王定国自102岁开始,就更多地用表情和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当记者向老人说明来意,一听到“长征”这个词,老人的兴奋点显然被激发起来了。

  王定国老人很“萌”:看到电视中正在播放的《长征》中的特型演员不怎么像,她会指着那个演员对身边的人摇手。

  当听说给自己照相时,她示意家人把假牙拿来,老人熟练地自己带好,儿子在旁边不禁笑了,对记者说:“妈妈爱美。”当记者询问老人要不要戴红军帽时,王定国张开嘴,轻轻地而坚定地说:“戴!”她自己戴上红五星八角帽,对着镜头,举起了右手敬礼。

  无需语言,这是对历史的致敬,是对长征岁月的致敬!

  当记者问老人对长征的感受时,老人拿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字:长征万岁。她还指着一本以她为封面的杂志让记者看,记者顺着王老手指之处看到了杂志的封面标题:百岁红军王定国。

  记者暗自思忖:老人一生的自豪,也许正是经历了这段刻骨铭心的伟大历史,才书写了一世传奇存乾坤。

  王定国原名王乙香,1913年出生在四川营山安化乡一个贫苦农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乙香的一个妹妹被活活饿死,父亲染病身亡,三岁半的二弟被卖掉,才换回4块做棺材的木板和两升麻豌豆,15岁的乙香也被送给一个李姓人家当童养媳,受尽欺辱。

  共产党的到来为王乙香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光明。她简陋的家,成了农会活动的秘密联络点。她剪长发、解放小脚、退婚、改名王定国,迈上革命的征途。

  1933年10月,许世友率红九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了红军,同年加入共产党。

  1935年3月,王定国进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开始了“五过雪山、三过草地”的长征路。

  长征路途艰苦,剧团丰富多彩的演出成了鼓舞士气的“强心针”。部队行军时,剧团一定要在队伍前头赶路;休整时,他们还得回过头来慰问演出,经常是从队头一直演到队尾;过草地时,王定国体重才不到50斤,“要是胖就陷入沼泽出不来了”;翻越雪山时,气候异常寒冷,王定国的一根脚趾被冻掉了,永远留在了那里。每当后来有人问到这件事,王定国总是轻描淡写,“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

  艰苦,艰辛,艰难,这些都被红军战士们用牺牲和勇气以及对党忠诚、坚决跟党走、坚信革命会胜利这些信念战胜。

  1936年12月5日,剧社与马步芳部队遭遇,苦战一天后,他们被俘虏了。幸运的是,马步芳并没有屠杀他们。趁剧社扩大的机会,王定国和战友掩护了一些没有暴露身份的红军女干部,其中一位是张琴秋。她时任西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是敌人悬赏3000大洋捉拿的红军将领。

  “白天,不见太阳;夜晚,不见月亮。房阴森森,人孤零零,只有豺狼把牢房。”回忆被俘的境况,王定国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