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黄志强:披肝沥胆铸医魂
//www.workercn.cn2015-07-3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医生的本分,就是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医生的本分是什么?在黄志强眼中,除了在医疗岗位拼搏外,还要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黄志强看病有一个原则:“只看病,不看人。”在问诊过程中,当患者的陪同或家属谈及病人的社会背景和职务以及与病情无关的话题时,黄志强总是摆摆手:“说病情吧。”在黄志强心里,生命是平等的,病人没有高低贵贱。医生应该尽心尽力对待每一位患者。

  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经常不分时间和地点,打乱了黄志强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但他从不怕麻烦,总是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他常说,患者大老远跑来找你,很不容易,不能让病人失望。

  一位慕名而来的肝胆结石患者,带着厚厚一沓病历和影像资料来到黄志强的办公室门前等候着,当他得知黄志强教授刚下手术台时,便准备改日再来,但黄志强教授硬是坚持给他看完病才走。

  晚年已经享誉海内外的黄志强年事已高,但他从不愿退居二线,享享清福。在危重病人面前,为了挽救生命,他总有一种忘我的精神。

  8年前,年仅17岁的王楠遭遇车祸,十二指肠被撞破,出现严重的腹膜炎并导致休克。当地医生诊断:就算手术顺利,患者也很难怀孕了。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王楠住进了重症医学科。会诊时,特地请来黄志强教授做指导。年过八旬的黄志强在深夜作了详细诊断,决定亲自主刀手术。他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第二天,苏醒后的患者,看到把她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黄院士,感激地叫了一声“爷爷”。后来,这位患者顺利结婚、生子,并在2012年特地从保定带着儿子来看望黄老。“没想到,一别3年,这次竟然是来和爷爷永别……”告别厅内,王楠泪流不止。

  “黄老精湛卓绝的医术,固然使他敢于挑战风险,但支撑高超技术的动力是什么?并非每个医生都有勇气承担这个手术,而黄老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利益抛在脑后。这正是一名优秀医生最宝贵的品质。”解放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医学科主任周飞虎感叹道。

  循循善诱 传递信仰

  “弯下腰是一座桥,站起身是一架梯”

  “医学事业的兴旺发达,需要人才梯队的接续奋斗。”黄志强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的想法很朴素:只有把好的医术一辈辈传下去,才能救治更多病中苦难的人。

  既当丰碑引领方向,又作基石躬身为桥。黄志强常以亲身体验和教训给年轻医生讲述成长的道路,却从不指责别人。他说:“我愿意做一名外科医生,就是因为做动物实验时老师给了我很大鼓励。年轻人是容易引导的,几句鼓励的话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从教学、查房到复杂手术,黄志强常常鼓励年轻医生披荆斩棘勇闯难关,指导年轻医生创新术式,从中汲取自信。一次,黄志强带领年轻医生为病人手术。他的一位学生建议用一种新的方式进行缝合,黄志强听完后觉得可行,就鼓励学生上台进行缝合,他则在一旁密切观察,必要时给予指导。手术过后,病人恢复很快,黄志强夸该学生积极思考,并鼓励他继续多多创新。

  黄志强对学生的影响,如同母亲之于胎儿,通过“身教”这根“脐带”,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将医生应该坚持的信仰和力量一代代传递下去。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黄志强常常感觉“时间不多了”。为了让年轻的外科医生尽快成长受益,黄志强随时都在想着怎样把70年来的从医经验总结出来。2013年以来,他自觉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把时间看得更加珍贵,抓紧时间完成了最后的书稿《黄志强肝胆外科讲义》。这本书以PPT讲义的形式表现出来,易读易懂,更适合喜欢形象思维的外科医生阅读。

  完成书稿后不久,黄老住院了。他对秘书说:“你知道吗?我好像有一种预感,前段时间把该做的事基本都做完了……”住院中,他还多次问起书的出版情况。

  2013年9月10日,教师节,《黄志强肝胆外科讲义》出版了。老人看到新书,犹见亲人,精神矍铄地给在场的每个同事分发了一本,还给每人签了个性化的题词,脸上绽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黄志强从医70多年里,选拔培养了100多名拔尖人才,亲自培养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高级研修人员300多名,大大促进了中国肝胆外科学事业的发展。

  傲骨仁心 千古流芳

  “黄老,我想再看您一眼”

  黄志强一生为病人做了多少台手术?没人知道。但是,重症监护医学科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看到,80多岁高龄的黄老,依然坚持来重症监护室查房,直到再也走不动了……

  黄志强一生为祖国医学建设作出多少成就?没有人确切统计。但是,他创立的一系列诊疗手法,至今还被无数的医生使用着;他一字一句撰写的那些教材、著作,至今还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医学工作者……

  黄志强一生拯救过多少条生命?恐怕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但是,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开时,一批又一批曾经的患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只想看他最后一眼……

  黄志强走了,告别了熟悉的手术台,告别了奋斗一生的医学事业。他太累了,终于可以安息了……

  “黄院士将这种碰到难题时的科研精神、执著精神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工作作风,是广大医者永远学习的榜样。”与他共事过多年的朋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说。

  “黄老终其一生对医学事业的无比沉醉与忠诚,宠辱不惊、身心如一的人格风范,视科学为信仰、待病患秉初心的傲骨仁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他的学生、肝胆外科副研究员张爱群说。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无论如何也要到黄老的病床前去看他一眼,跟他说一声,‘黄老,您要好好保重身体!’”曾经在他的手术刀下捡回一条命的王楠泣不成声。

  93载春秋何其匆匆。如今,解放军总医院的院士名家图片墙上,黄志强笑得和蔼、慈祥,仿佛看着那些经他救治活过来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