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马瑞燕代表的履职故事:身在他乡 心念故土
//www.workercn.cn2015-03-06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为了赶回来参加会议,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安全系主任马瑞燕代表 “飞跃”了半个地球——两天转了三趟飞机、五趟车。

  两个月前,她刚刚来到地球的另一端作访问学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一个研究中心,每天看虫子、读文献、析数据、细讨论、忙研究,也常去不同的实验室、试验站、农业区参观、学习,充实而紧张。当然,因为刚到陌生环境,也会有小小的麻烦——偶尔有交通罚款从“天”而降,也还要忍受租房、租车、保险、风俗文化差异带来的烦恼。但马瑞燕心里知道,这次出国,与自己8年访美的想法有了不同:上次,作为教育学者,好奇、体验、模仿的多。这次,不自觉地多了思考和调研。

  作为专家学者,她在专业领域深挖细潜,揪住一个问题,能把相关研究领域问题思考个遍:哪些先进技术可移植到本土?适不适合山西的环境?能否成功、有无负面影响?

  工作之余,马瑞燕看得多、思考得更多更广泛,她的关注点是教育、科研、人才培养、人文、社会……两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哪些值得学习、借鉴?哪些要关注、抵制?潜意识里,她有一份人大代表的自觉担当。

  为此,马瑞燕与多位中美教授、研究人员、访问学者、留学生、当地居民交流探讨。中国蒸蒸日上、不断发展崛起的新形象让她油然而生自豪感。但同时,一些细节也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奏唱国歌时一些国人的不当举动被人笑话指责。身在他乡,马瑞燕更深刻体会到,国歌是国之重器,代表着国家形象,这次她将为国歌立法写进了建议。到超市购物,她看国外的商品分类与服务,有机与非有机蔬菜的标识、价格,不同水果的价格、口味,想着哪些可以借鉴。发现国外人四五十岁甚至70岁了还在报名上大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或者需求的课程,会为国内同年龄的人忧心。看到人家的大学课堂、学术研讨会的务实,会想着国内该如何改进。

  “这次会上准备的两个建议,都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调研。也许有的痼疾一时半刻改不了,但提出来、重视起来、慢慢做,总是有改进的。”采访结束后,马瑞燕又埋头修改起来。(记者 尚慧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