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杨雁翔:企业发展要让职工得实惠(组图)
//www.workercn.cn2013-12-31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从业18年,他8年工作在外地,无怨无悔;

    ■敢于担当,他大胆接手“四无”公司;

    ■面对困难,锐意创新,他创出多个第一;

    ■心系员工,钱再紧,他也要为职工涨工资;

    ■他是中建一局六公司总经理、北京市劳模杨雁翔。

    采访杨雁翔很不容易。这倒不是因为他当上中建一局集团六公司总经理后摆起了谱,而是因为他太忙。为了跑市场、拿项目,他天天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之所以要这么做,他的理由是:“作为建筑企业,项目是基础。如果没有项目,谈其它都是空的!”

    12月18日,记者利用其中午在京、晚上还要赶到青岛的空档,匆匆与他见了一面。在简短的谈话中,还不断有电话打过来。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他在中建一局工作18年,有8年时间在外地。这些年来,他从普通职工做起,当过技术员、干过实习工长、工长。由于勤学苦练,他逐步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工程部经理、项目经理等。

    「探访杨雁翔」

    敢于担当

    大胆接手“四无”公司

    “您2012年3月8日到石家庄就职时,刚刚从外地回到北京七八个月时间,职务是集团超高层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而六公司上一年度的合同额才2亿元,基本上属于无人、无钱、无市场、无品牌的‘四无’企业。以您的资历,既不需要再下基层锻炼,也没必要再做这份苦差事。可您为什么还要去呢?”记者不解。

    “就个人来说,我结婚不久就长期到外地工作了,我也很想在家门口工作。可是,我不忍心看到这个有近30年历史的企业就这样垮了。”杨雁翔说:“当时,六公司确实有几年在市场上趋于销声匿迹,600多个职工中有170多人已调整到其他单位,已做好了解散的准备。而我觉得,六公司有它辉煌的历史,也有很多勤劳朴实的职工,只要找准突破口,还是有希望的。”

    只身来到石家庄后,他很少在办公室,几乎天天到外边跑市场、找项目。两个月后,他拿到第一个项目,也是六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合同金额5亿元。

    “您是凭什么拿到这个项目的?”记者问。他说:“我是干项目出身,了解市场和技术,能在如何管理项目、保证质量、为业主增加工程附加值等方面打动业主。另外,央企品牌及其良好的履约能力,为我们加分不少。”

    “有了第一个项目之后,企业有什么变化?”“职工看到有活儿干了,自然就有了信心,士气高、干劲也大。接着,我们又在山东、河北拿下几个项目,全年合同额达到26亿元,实现了当年扭亏为盈。”杨雁翔说:“有效益,职工就能正常领到工资。涨工资后,大家心气更高了。”

    锐意创新

    最难工程建成最优工程

    “您干过很多工程,并且有不少工程获得省优市优、结构长城杯或科技成果奖。其中,您担任项目经理,直接指挥建成的温州世贸中心工程,不仅建筑面积高达25万平方米,还是浙江省第一高楼,国内砼结构第一高楼。听说这里有很多建筑施工行业中的第一次,您能讲讲吗?”记者问。

    “那的确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它的建设时间是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历时4年。”他介绍说:“这个工程地下4层,地上74层,高度为333.33米。由于它从设计到施工都是国内第一次,所以,施工难度国内罕见、工期要求也特别紧、质量安全目标要求很高。”

    “为确保目标实现,我们在项目成本和技术管理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他说,在技术上,项目部认真研究长2.6米、宽2.0米、高15.5米超大矩形柱的钢筋绑扎问题,攻克了定型模板的制作、安装及大体积高强度等级砼的浇筑等难题,确保该超大矩形柱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砼表面无任何裂缝。针对性攻克了高强度等级砼(C60)现场自拌及300米以上的砼泵送技术,解决了一套泵管浇筑完成整个工程约8万立方米的砼输送方法。同时,用一台塔吊满足了施工现场全部吊次,一套大钢模周转近248次,直接降低成本投入近300万元。

    此外,还在超高层建筑上首次使用三套外爬架施工技术,解决了结构施工和幕墙施工同时进行的难题,节约工期约200天;由于攻克了国内首次在300米高空从核心筒内爬塔吊外移变成附着塔吊施工技术,解决了顶部钢结构空中定位和拼装难题。

    “好的经验来自不断的总结。在此项工程中,我们总结完成的‘超高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施工综合技术’被评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而他的28篇技术总结,有1篇成为国家级工法、2篇是北京市级工法、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全国QC成果二等奖。今年9月,该工程又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超高层建筑工程金奖”。

    以人为本

    提高职工幸福指数

    “干企业为什么?企业发展了做什么?”杨雁翔说:“六公司的职工,近年来吃了不少苦。企业发展了,不光要让他们最先得到实惠,还要让他们得到尽可能多的实惠。”

    去年11月下旬,居委会主任向他反映职工宿舍换热站蓄水达不到稳压值,如果强行送气可能导致爆炸事故。“当时,还以为他只是听听而已,不会把这件小事放到心上。没想到几天后,他竟来到社区仔细了解情况。”居民李大妈说。

    “他查看供暖管道及换热站后来到职工家中,一户户嘘寒问暖,了解大家的生活和想法。”李大妈说:“听说总经理亲自过问我们职工的供暖问题,还亲自前来处理,我们心里热乎乎的。说实话,他有这种行动,就是处理不了问题,我们心里也感谢。”

    “当时,凡是在家的职工或家属,听说他来了,都争着往他身边围。”李大妈说:“他走后没几天,换热站和管道修好了,五排平房857户55个单元的2600户居民按时供上了暖气。”

    与此同时,公司还拿出资金慰问困难职工。在专题会议上,研究决定解决原子弟学校教师工资补差事宜。为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在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公司又出台工资改革办法,为职工增加薪水,扭转职工待遇低下的局面。

    「对话杨雁翔」

    站稳脚跟靠实力

    角逐市场需坚持

    记者:从现在的大局看,六公司算是站住了脚跟,您也可以歇一歇、喘口气了,可您为什么还是那么忙,天天东奔西跑?

    杨雁翔:说心里话,我实在有点累,一有机会就想躺下来好好睡一觉。但是,市场竞争激烈,每一个项目您不争取,别人就拿走了。您争取都未必能拿得到,哪敢不去争取呀!所以,天天都很累,不光是身体累,心也累。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虽然累但很充实,有收获,有成就感。所以,再累也值得。

    记者:您的下一步目标是什么?

    杨雁翔:刚才您说六公司站住了脚跟,其实,这只是暂时的,还谈不上站稳脚跟。辩证地看,企业脚跟站没站稳永远是动态的。如果今天不努力,明天就会一落千丈,失去市场。因此,跑市场一天不能停、一刻不能放松,它是企业的根本和根基。

    目前,六公司重新崛起,有了希望,项目遍及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宁夏、河北等地,初步实现了2012年树信心、2013年打基础的目标。但是,着眼于今后,我们2014年的任务是抓发展,实现合同额90亿元、利润1亿元;2015年要上台阶,力争实现合同额120亿元,利润1.8亿元。(本报记者 赵新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