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王海静博士:“计算语言学”的探路者
//www.workercn.cn2014-12-15来源: 山西法制报
分享到:更多

  开栏的话“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晋事晋人”专栏今天与读者见面了。

  这个专栏是本报按照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积极参加新闻战线走转改大型主题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的新闻报道展示。我们将以这次主题活动为契机,围绕省委“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战略部署,结合当前的中心工作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认真组织,精心策划,组织编辑记者迈开双脚深入基层,与群众亲密接触,广泛寻找线索,发掘鲜活新闻,力争以感人心弦、动人心魄、启人心智的新闻报道,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新闻队伍,展示优良作风。今日推出首篇报道,请读者支持并垂注。

  科研、博士、软件、专利,这些字眼集于一个女人身上,几乎要让人敬而远之了,但是当王海静站在你面前,你会感觉到她的时尚、青春、温婉、多才。

  王海静是一个复合型人才,2002年山西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后,她以一个理科生的身份来到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不仅没有任何不适,而且做得风生水起。

  在母亲的影响下,早在2002年以前,王海静就已经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语言学问题研究”中承担“汉语俗语语料库”“方言俗语语料库”的研制开发。

  后来,王海静又独立完成了省社科院2008年度青年课题 “基于计算机语料库的歇后语研究”任务,建立了“歇后语语料库模型”;2010年主持省级软科学项目 “山西风土谚语传承及地方民俗文化研究”,建立“山西风土谚语语料数据库”;参加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一五”科研项目,研制开发“汉语俗语辞书语目语料库”程序。

  不到36岁,小女子已经拥有了两项国家版权局认定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继2012年11月开发的“现代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管理系统”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之后,今年7月王海静开发的“汉语电子词典生成系统”软件程序,再次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专利。

  语言学有“例不十、法不立”的说法,意思是说,当例证不足一定数目的时候,是不足以另立一种理论的。在过去,查资料、抄卡片、析差别等工作完全靠手工,想从堆积如山的历史资料中,清理出某个词语的发展变化脉络,可能耗尽一生也无法实现。

  而王海静的专利“语料库管理系统”就是帮助研究者来做这些前期的工作,研究人员能轻松地利用这个语料库,不再需要耗时费力地搜集整理。

  迄今为止,王海静已参加过诸如 《新华语典》《中国常用语大全》《中国格言大辞典 (辞海版)》等13本大中小型 “汉语语汇辞书”的编写,独立完成了6个大中小、不同类型的 “汉语俗语语料库”的计算机编程。

  王海静说 “做语言文字学研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就是一个‘磨’字。要沉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磨,一个词一个词磨。”长期的“磨”,使王海静视力下降,颈椎病、腰椎病缠身,《中国格言大辞典》编了两年多,编完后大病一场。烦的时候,王海静说“真不想做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能够学以致用、为社会做点有价值的事情,她又觉得“值了”。王海静的下一个目标—博士论文“语料库的成语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记者王秀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