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幸福着的手艺人-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田静:幸福着的手艺人

——对话全国政协委员、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

2018-03-07 10:47:30

  如果说国民的公众素养是公共精神的一种体现,那么工匠精神就是这种公共精神社会工作方面的一种呈现。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又主要以两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一是公共生活,二是社会工作。

  马克思曾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二战后,德国和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我们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除了需要一批站在科技前沿的高端脑力劳动者,更需要千百万具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大军。而他们,正是支撑我们实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脊梁。

  沉静,朴实。在全国政协青联界的委员里,科技和文化艺术名人济济一堂,来自云南的新委员田静如同一枝淡雅的菊,不张扬,却散发着自信的魅力。要是不做自我介绍,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青联界当委员很过瘾,大家从事的工作跨度很大,你给我讲讲高科技,我给你讲讲传统文化,互通有无互相启发,感觉很幸福。”3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田静开心地说。幸福,是她口中闪现的高频词。

  在外界的眼里,一个好匠人多是寂寞的。坚守、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百分之百的投入。在这工业制造业发达的时代,能保持一颗执着淡然的匠心并愿意将它传承下去,更是艰难。然而,田静身上的单纯,足以令她对这些艰难视而不见。“好东西才会千百年薪火相传。”对自己所坚守的事业,田静始终抱有一份自信。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定文化自信。田静所理解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几千年没中断的文化遗产。她相信,老祖宗的智慧结晶之所以能够代代传承至今,就是因为它们是从中国文化土壤里长出来的,有强大的底气和生命力。在我们手上,这些造物之美也应该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世人去了解。

  器物也是匠人状态的反映

  “这些都是我的作品。”见到田静,她变魔术似的从行囊里掏出一个又一个玲珑精美的紫陶茶具。用手指弹下杯壁,一阵清越的声音在耳边萦绕不绝。回味的时间里,她早已泡好从家乡带来的普洱茶,“你尝尝,用紫陶壶泡出来的茶,口感是不是不一样?”

  雄镇滇南,文献名邦。在云南建水县,历经宋、元、明、清千年,汉地文化与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碰撞,使得建水紫陶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建水是一个非常诗意的古城。”田静土生土长于此,家里炖汤用的汽锅都是紫陶做的,随处可见的紫陶器皿早早沉淀在她的生活里,并不神秘。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是怎样发现了特殊的矿泥,又是如何创造了这样一门古老的技艺。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当她开始学习《考工记》时,领悟到一个道理。上乘的矿料、好的匠人,再加上中国古老的节气、历法,就是先人们生活的规章和精神引领,严格遵循此道的人们不仅取得了技艺上的成功,内心也非常安详知足。田静谈道,古人当发现了矿料,就会在近旁建起烧制的窑。而窑的建造,是背着山往上建,以最大限度地让燃料烧上去,风口风向都会考量。“每个技艺都凝聚着一代代人的心血智慧。”

  2000年左右,在整个建水县城,由于不能带来多少收入,从事紫陶的艺人只剩寥寥几十名了。这门手艺只在一个村落里传承,到田静的师父潘炳良时,已经是第三代传人了。由于光景惨淡,潘炳良的孙女并没有继承祖父的工艺,而是选择外出打工。

  田静学艺时,曾好奇地问师父,“您为什么不改行啊?”因为她了解,师父听上去是建水紫陶的传人,但当时这门手艺并没有什么市场,师父一家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她还记得,师父笑着反问她,“当然不能改了。我还能做什么呢?”

  “师父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就是他的单纯朴实。”田静说,师父并不是真不会做其他事情,而是将毕生的心血倾注在建水紫陶上,一生都在琢磨怎么将手中的东西打磨得更好。这种全心地守护正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最需要的。

  “厚了,薄了,大了,小了。”潘炳良没有多少文化,他教田静时全凭经验,不会说多余的辞藻。但他那种守规矩、不造次,对天地自然的虔敬,体现了一个中华传统老艺人的德行。

  “也因此,我师父一直都是个快乐的人,他在自己的手艺中找到了成就感,这种成就让他幸福知足。现在,在我的工坊里,年轻的人们脸上也总是活灵活现的,在创作中收获着快乐。”田静说,她学习这门技艺的初衷也很简单,“因为喜欢喝茶,想亲手烧制一把与茶性相得益彰的壶”。

  田静已经拥有了不少“粉丝”。用过田静制作的茶具的人,常会当着她的面夸奖,说做得很“有温度”。田静说,器物也是匠人状态的反映,当手艺人心怀幸福,才能将温度传递给别人。

  “我们为什么变得不自信了?”

  来京参加两会前,一位校长介绍朋友来买田静的作品,评价“田静的作品是质量的保证”。这,往往是田静最开心的时刻。她希望有一天,中国手艺人的作品能真正占取国人的内心。而她也一直很惋惜,我们的传统工艺明明很好,很多国人还是更仰慕国外的产品,甚至花高价钱都在所不惜。

  2007年,田静随文化部到日本做交流。她发现,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地位很高,被称为“人间国宝”。她遇到的每个日本工匠,在介绍自己作品时,都会提到特殊的材质,并深情讲述家族传承的故事。“这些东西我们也都有,甚至更加丰富和完整。我们的文化自信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为什么反倒变得不自信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田静老师,我想请教您,《中华小当家》里说的‘神奇的厨具’汽锅,是不是你们家乡的啊?”学生的问题,让田静将日本卡通片《中华小当家》翻出来好好看了一遍,原来里面说的汽锅的确是建水汽锅。这种锅由于含铁丰富,炖汤鲜甜,在全国深受欢迎。这种宣传方式,似乎更加深入人心。由此,田静想,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为人所知,缺的或许就是很好的宣传策划。

  在建水,田静的工坊占地4500多平方米,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工坊。只要完整地观赏了这一道道工序,就能体会到主人的匠心独运:制泥12艺、造型72手,冶陶24技,合为108道。“我经常和别人开玩笑说,如果你看了我们中国人是怎么做手艺的,会觉得它并不输于国际级的奢侈品。”在田静的理解里,工匠精神存在于各行各业,但总结起来,就是专注精进、一丝不苟。

  在建水工坊里,看到的是完整的制陶过程。这中间,有对祖先的虔敬、对规矩的尊重,也有细节上与自己的不断较劲。紫陶的工艺系统而复杂,制泥、拉坯、刻填、制壶……每个细小的工种,都足以用一辈子去学习、打磨。在田静的徒弟里,有中专学生,也有从十几岁就跟着她,一直到结婚生子还留在工坊的。通过“传帮带”这种古老的带徒制,不少年轻人家里收入翻了几倍;有些农村妇女,因为有了收入,在家里也有了话语权……一个小县城里,人们因为习得一门手艺,从而收获了浓浓的幸福感。

  你们不知道做一个手艺人有多幸福

  “如果人都出去了,也就没有了乡村。没有乡村,就没有了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失去了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了矿料。没有矿料,也就没有了紫陶。”建水紫陶受一方水土滋养,乡土乡人的稳定,对工艺传承的稳定意义重大。

  田静这次带来的提案是关于非遗传习助力脱贫的。在田静看来,以技扶贫是她作为传统手工艺人对当地脱贫工作所能奉献的微薄之力。

  “2008年,建水紫陶从业人员仅500人。2017年,从业人员已达22000人。以我的工坊为例,我们在做的是针对贫困地区文化水平较低的青年和农村妇女进行传习,也为建水紫陶的就业夯实了传承队伍。这些年来的经验证明,3个月至半年左右他们基本可以掌握这门技艺,就业平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自主创业年收入可达8万元左右。”田静说。

  目前,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非遗项目传承人人数还是太少,与非遗项目配套的传习馆建设滞后,难以带动贫困地区青年及农村妇女的传习工作。田静建议,国家应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可转化为文化产业的项目深入调研,在政策和项目资金方面投入立项支持,同时,应加大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非遗传习馆的建设投入,力争每一个民族的非遗项目有一个传习馆。

  从2008年的500余人、几百万元产值,到2017年的两万余人、10亿多元产值,人们惊喜地看到,建水紫陶的春天来了。

  如今,师父潘炳良的孙女也回到家乡,拜田静为师,开始学习制陶技艺。

  2004年,当田静被评为非遗传承人时,她已对这份荣誉的意义了然于心。“作为一个传承人,得做到德艺双馨。你有了这种使命感,就会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那么,她又将如何去挑选下一个传承人呢?“我要托付的,肯定是热爱乡土,真正懂得传统文化,做活儿一丝不苟,愿意将这颗技艺的种子继续种下去的人。因为我们要传承的是一个体系,一个脉络,这样的人才能把老祖宗的根和魂接上,而不会因为有一天,我们不在了,他就不坚守了。”

  田静的儿子五岁了。经常有人问她,会让你的儿子学这门手艺吗?

  田静回答说,“那是一定的。你们不知道做一个手艺人有多幸福!你愿意从心底去爱它、呵护它,不然又谈何去守护它?”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2017让我们一起回味朋友圈里那些感动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费德勒,2018再战罗兰·加洛斯?

      当网球名宿纳芙拉蒂诺娃宣布,2017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最佳男运动员得主为罗杰·费德勒时,全场起立,鼓掌致敬。

  • 室内世锦赛巩立姣夺铜牌

      3月2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2018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女子铅球决赛中,匈牙利选手马顿以19米62的成绩获得冠军,牙买加选手多德以19米22的成绩获得亚军,中国选手巩立姣以19米08的成绩获得季军。 新华社记者 韩岩 摄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涂建华委员:别让体重限制植保无人机“起飞”

      “我国无人机厂商已经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工业级无人机市场正处于蓝海时代,不过却有可能被体重限制卡住。”全国政协委员、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涂建华准备了一份关于取消植保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限制的提案,呼吁不能以体重来给工业无人机设限。

  • 黄超代表:孔雀西南飞(广西)人才基地需国家支持

      “人才始终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根本。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的孔雀西南飞(广西)人才基地就是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流动的有益探索和尝试。”6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广西森林国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加大对孔雀西南飞(广西)人才基地等西部地区人才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