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曹雪芹:熟悉的陌生人
//www.workercn.cn2015-11-02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以上图为清末孙温(生于1818年)绘制的《红楼梦》绢本系列图。孙温大约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开始酝酿,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才大体完成《红楼梦》组图,现存画面总计230幅。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上是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生于南京,约14岁时迁居北京。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他早年在江宁过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正值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请他从一个红学研究者的角度,为大家解读曹雪芹的一生。

  1 在北京写就《红楼梦》

  记者:看过《红楼梦》的人很多,但作者曹雪芹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的人并不多。据统计,对曹雪芹相关知识的大众知晓度相对偏低,只有两成读者关注和了解曹雪芹的相关情况。了解曹雪芹、研究曹雪芹,对读懂和研究《红楼梦》有什么样的意义?

  张庆善: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说到对曹雪芹的了解,我想到一个词——“熟悉的陌生人”。在中国,只要提起曹雪芹、《红楼梦》,大家似乎都很熟悉。其实,我们对曹雪芹了解得很不够,对《红楼梦》,人们也未必真正认识它。

  《红楼梦》第一回有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真是这样,作者似乎早就感觉到他的《红楼梦》不那么容易理解,也生怕人们不能够理解他的衷曲,所以发出了“谁解其中味”的感叹。

  今年各地都有活动,纪念伟大作家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这对推动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曹雪芹出身于织造世家,祖上是满清贵族的“包衣”,也就是奴隶。但他们家又与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他的曾祖母孙氏夫人就是康熙皇帝的保姆,所以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特别是祖父曹寅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曹家也得以在江南担任江宁织造达58年之久,成为一时的江南望族。这在《红楼梦》的贾府中,可以看到当年江南曹家的影子。

  曹雪芹出生在南京,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曹雪芹家从他的高祖跟随满清贵族入关后,就成为内务府包衣,而落籍北京,所以他们家族在江南败落后,要“落叶归根”回到北京来。曹雪芹不仅是北京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正是在北京,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曹雪芹最后也是在北京去世。

  曹雪芹的一生历经坎坷,他从一个贵族子弟而沦落为“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落魄文人,在晚年经历了失去独子的悲伤后,曹雪芹没过几个月即撒手人寰,正是“平生遭际实堪伤”。他的人生是不幸的,正因他经历了人生的不幸,从而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他的不幸人生经历加上他的文学天赋,造就了旷世奇书《红楼梦》。

  古人说知人论世,我们如果对曹雪芹的人生经历有更多的了解,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为什么要写《红楼梦》,他的思想和人生经历与《红楼梦》创作有怎样的关系。这当然对读懂《红楼梦》有很大的帮助。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