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诗歌界反思草根诗人走红:诗人离公共生活越来越远
//www.workercn.cn2015-01-30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受关注的为何总是草根诗人?

  诗歌与公共生活产生了陌生感

  从之前的“乌青体”、“梨花体”到诗人梁小斌病重、农民工诗人许立志遗作出版,再到这次的脑瘫诗人余秀华被推向公众。诗人群体总是特别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曾经最早发布“梁小斌病重”消息的叶匡政认为,这种现象诗人本身也该反思。

  叶匡正说:“诗歌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是非常热门的文学样式,往往是最先发出声音的。其实,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诗歌在公共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这种作用在20世纪以后,就慢慢地淡化了,不像余华、莫言写个小说就会成为文化版的头条。但是诗歌是留存在很多人的文化记忆里面的,所以常常因为某件事会唤起人们的记忆。”

  在叶匡政看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诗人群体更强调个人写作,更看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远离公共生活。“只有出现巨大的反差时,才再度引起大众的注意,我们讲的诗歌火不单是因为它是文化新闻,而是进入了社会新闻。比如梁小斌的知名度和他生活的反差,梨花体、乌青体的语言与诗歌在人们心中神圣、严肃样式的反差,从而成为社会新闻。余秀华也是这样。”

  这种现象也同时表明,我们国家的传媒和大众,对诗歌已经越来越陌生了。叶匡政说:“大家对中国当下诗歌整体状况的境遇是很陌生的,只有出现这种差异的时候,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诗歌与当前年代产生了陌生感,这更值得诗人群体反思。诗人群体离公共生活越来越远,我们并不是要求每个诗人都进入到公共生活中去,但是应该有一部分诗人进入并且发声,而不是通过一些离奇的事件被大众所得知,从而在大众心里留下一种非常古怪的印象。”

  女诗人翟永明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不太想谈余秀华的话题,“这个事大家已经说得很多了,我后来才关注到。中国原本是诗歌的国家,可现在大众对诗歌却越来越陌生了,这有教育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媒体在报道和向公众介绍时,也应该对中国当下诗歌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关注,需要做一些功课。”

  □余秀华走红过程

  2014年9月

  《诗刊》下半月刊9月号“双子星座”栏目,刊发了湖北诗人余秀华的一组诗,并未引起文化界广泛关注。

  2014年11月10日

  “诗刊社”微信公众号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题选发了9月的这组诗歌,这条微信阅读量至今6.9万。随后,多个微信公众号相继转发了余秀华的诗,引起文化界关注。

  2014年12月17日

  《诗刊》杂志社等主办的余秀华等五人诗歌朗诵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1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诗里诗外余秀华”人物专题,随后新华社、央视等媒体先后发出余秀华报道,余秀华走向大众。

  2015年1月13日

  旅美学者沈睿在博客中发表《什么是诗歌?余秀华——这让我彻夜不眠的诗人》文章,把余秀华称作中国的狄金森。这篇文章被网友微信转发时改名为《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和她的诗成为文化热点。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