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空管站通信枢纽室的“老榜样”-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深圳空管站通信枢纽室的“老榜样”

2019-09-09 15:49:34

  永远的高标准、严要求

  正是因为赖锦培拔群的工作能力与经验,他早在1994年就被任命为航管设备室的主任,后来担任通信枢纽室的主任直到2012年。

  20多年来,通信枢纽室从相对单一的发报台成长为一个集合了自动转报、卫星通信、信息网络和传输干线的关键数据中心。技术知识不断更新,设备规模日益扩大,赖锦培带领大家完成了航站楼扩容、香港回归、大运会保障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主任对于赖锦培来说,不仅是一个职务,更是一个担子,一份责任,一种不断鞭策自己的力量。他从不计价个人得失,把好事让给别人,辛苦留给自己。他乐于培养年轻职工,对新人倾囊相授。同时,他也以对待自己一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去规范科室的每一个人。随着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工作带来的挑战也不断增加,他在自己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方法的同时,也鼓励和带领年轻人迎头赶上,把更多的高科技、信息化的手段运用到运行维护中。

  85后陈苜春和赖锦培工作在同一个班组,对此陈苜春觉得自己很幸运:“我不仅能获得赖主任直接传授,还总是受到他的关心爱护。更重要的是,和他一块儿工作,我在不知不觉间总是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希望追赶上他的步伐。”

  赖锦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技术求知若渴的热忱,对待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坚决,潜移默化引领了枢纽室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他由衷地希望,自己若干年来积攒下来的知识经验,能够被枢纽室的年轻后辈们吸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有所作为。

  作为曾经的新人,现任通信枢纽室主任邝钰心中一直对赖锦培深深敬佩:“一流的技术,努力钻研的热情,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就没有见过他搞不定的难题。枢纽室这些年在保障工作中累计下来的丰富经验,离不开他不断开拓与辛勤坚守。”

  “把棒交给年轻人”

  作为一名1984年入党的老党员,赖锦培时刻都牢记党员的使命,处处走在前头,事事勇挑重担。

  2009年,赖锦培当选为终端枢纽党支部的书记,他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在“一个支部 一个品牌”创建活动中,赖锦培结合工作特点,为支部量身打造了“电话电脑4S服务”的品牌,用心把“专业、速度、诚意、微笑”的理念落实到技术保障工作中去,大大提升了两个运行科室的服务质量。在2012年空管系统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4S”服务做了现场经验介绍,支部也获得了空管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的荣誉。

  在投身繁忙业务工作的同时,赖锦培从不放松思想政治学习,他关心国家大事,也关爱同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带头捐款,谁有困难了,他主动帮助,“群众路线”、“两学一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党中央的主题教育中,赖锦培都主动和同事们分享他在工作生活中的成长感悟。

  2018年,赖锦培虽然不再担任支部书记,但他始终为自己的党员身份感到自豪,也多次被推评为中南空管局和站里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技术保障部主任郝万鸿说起赖锦培总是很感慨:“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老同志,无论是作为党员的思想觉悟,还是作为一线员工的技术能力,他身上都有太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在年复一年的设备维护中,他的双手变得粗糙,在日夜轮换的值守中,他的两鬓渐渐斑白。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也是赖锦培同志退休之时,今年8月16日,赖锦培离开了他深爱的岗位,他的妻子也是在1990年代中调入深圳空管工作直至退休,如今他的女儿在财务部继续父母的事业,是典型的空管之家。

  这两年,赖锦培经常和年轻职工聊起工作经历,没有惊天动地,只有云淡风轻。正是平时稀松平常的小事,勾勒出他不平凡的一面。“能见证国家的繁荣,空管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现在把棒交给年轻人,早日实现民航强国和中国梦。”赖锦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总结道。(中工网记者刘友婷 通讯员郑阳 董昕))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
编辑:赵记兰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带发“修行者”与文...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雪线邮路上三十年的...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零误差”,来自桥...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海清:一个倔强的随遇而安者

    海清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碰到什么样的角色,我能演就演,不能演的我也绝不强求”,哪怕在别人看来,她的走红已经算是大器晚成,她也觉得是很好的安排。

  • 唐家三少:“做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

    有人说,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与中国的网络文学,并称世界四大文化现象。据统计,中国现有网络文学注册作者1400多万张威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何社殷:90后“鸡倌儿”初养成

    何社殷正在鸡舍中悉心照料刚刚买回的鸡苗。 本报记者 雷魏添摄8月28日18时,在榆林榆阳机场货运到达出口前,一个焦急的身影正不停地徘徊,不远处停着一辆略显破旧的三轮摩托车这个小伙子名叫何社殷,家住横山区塔湾镇梨树塌村。这一天,他从机场接到的货是1000只刚从桂林空运过来的鸡苗。

  • 张荣华:立足实业闯新路

    荣程这块招牌在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都颇有知名度。过去,它是一家钢铁企业的名字;今天,它更是扎根实体经济,加快传统行业转型、绿色发展的代表。刚被授予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的张荣华,就是这家企业的掌门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