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蒋乙嘉: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www.workercn.cn2014-05-1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美基层干部】村支书蒋乙嘉: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2007年,开有4家公司、资产千万元的蒋乙嘉,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四川遂宁市蓬溪县拱市村,将自己拼搏十年的所有家当用于村民脱贫致富。

  7年多来,他带领群众实现了“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将一个一穷二白的穷山村变成了“世外桃源”,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两番。

  蓬溪县拱市村地处四川东部,这里四面环山,是典型的穷山村。村文书姜丰伦回忆道:“以前村里只有一条烂河沟,种地靠天吃饭。旱年里为争一点灌溉水,邻里间有时会大打出手。”更让人头疼的,还有交通问题:“之前去镇里赶集,要走十多公里的泥巴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蔬菜运不出去、卖不成钱,只能受穷……”

  如今记者走近拱市村,远远看去,青山环绕、花果飘香。一幢幢小洋楼错落有致;一口口堰塘绿水荡漾;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在村落,把分布在方圆几公里的11个村组连接起来;一条条水渠如一道道坚实的护墙,在田野间纵横交错。

  7年多来,村支书蒋乙嘉出资1600余万元,为村里修了40多公里的水泥路、18口塘堰、30口蓄水池、建立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购买农用机械。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3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152元,是7年前的3倍,摘掉了贫困村的落后帽子。并获得县首批“小康村”、县级“文明村”、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庄等称号。

  拱市村的巨变,始于7年前蒋乙嘉返乡的决定。2006年7月,退伍后在外经商10多年的老党员蒋乙嘉决定回家乡看一看。正是这一趟回乡之旅,改变了拱市村的命运和蒋乙嘉的人生轨迹。

  几经考虑,他决定把北京的公司交给朋友打理,自己回村帮助家乡父老脱贫。2007年,蒋乙嘉回到拱市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破解“行路难”。村民穷,拿不出修路钱,他自己垫上;有村民嫌修路占了自家的地,跑去施工现场闹,蒋乙嘉耐心解释,赔偿损失。村里第一条通村公路修通了,百姓对蒋乙嘉的态度由最初的质疑、不配合变成了感激、敬重。

  实现了通车梦后,要解决的第二件事是用水难。蒋乙嘉在村里新建了堰塘、水井、蓄水池,并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实施了“小农水”改造。

  基础设施建好了,蒋乙嘉萌生了退意:自己的几个公司都离不开人;回村后,每年和在东北居住的妻女见不了几次面……听说蒋乙嘉要走,村民们把他堵在了村口:乙嘉,大伙儿都盼着你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呢,你不能走哇。

  通了公路有了水,山上撂荒能变“银行”,山下撂荒可变“粮仓”。蒋乙嘉又开始谋划如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自掏腰包请农技专家到村里实地论证,搞新村建设规划,确立了特色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思路:山上种果树,稻田里进行养鱼、养蟹试验,引种高品质莲藕,逐渐以绿色品牌形成高、中、低端水产品规模养殖。如今,全村引进国外樱桃品种,种苗移栽500余亩,引进业主种植青花椒300余亩,食用菌70亩;林下套种黄豆100余亩、花生230亩、生姜260亩,稻田生态养鱼150亩。

  蒋乙嘉告诉记者,接下来,村两委采取村企联建的模式,组建土地流转合作社、出口花卉水果种植合作社、绿色水产养殖合作社,促进产业大发展,耕地效益大提升。“我的梦想,是让每个村民都富起来,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据新华社成都5月18日电 吴晓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