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哲学家汝信:寻美求真七十年(图)
//www.workercn.cn2014-06-2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与汝信(见上图。资料照片)交谈,你会感觉无拘无束。这位耄耋之年的著名学者面容清癯,言语平和,什么复杂的道理,在他那里都浅显易懂;什么艰难的往事,在他的视野中都只是一种自然经历。

  他成长在上海,家境富裕,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一口流利的英文,但他也是中共上海地下党员,后来投笔从戎,还在朝鲜战场出生入死整整5年半;他研究的是西方哲学,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领导职务,但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与他的哲思互不冲突。熟悉汝信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奇才,行事游刃有余,研究融会贯通,“什么都难不倒他”。

  自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无论研究什么,不管写到哪里,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他治学的指南。2004年,他被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还参与编写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上百次审议会议中,他每次都有所建议。“在他的身上,我们年轻一代看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学人的修养和执著。”工程办公室的几位青年工作人员这样认为。

  ■“战争的考验,让我后来可以坦然面对一切起伏和荣辱”

  说起身在上海地下党的那段岁月,汝信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光。“其实,当时在上海,有许多大学生都怀抱理想,投身学生运动,纷纷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我只是其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汝信所说的这些学生地下党员中有很多人成为各个领域的青年才俊,改革开放后又大多成为各行业的领导干部或学术领军人物。汝信则成为哲学名人。

  在党的外围组织读书联谊会中,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入党后又从秘密渠道阅读了来自解放区的各类读物,包括毛泽东的著作。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里,他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解放大军开进上海,这位圣约翰大学政治系的毕业生,对新中国充满憧憬,先是参加护厂护校,后又参与社会调查;当大军南下急需干部时,他又意气风发地入伍,可部队尚未开拔,便接获命令,赴朝参战。“我们连冬装都来不及换,就匆匆登车北上,在车站临时停车时才下车换装。”回想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汝信感受到的是人生车轮急速飞转,“真是党需要到哪里就到哪里!”

  汝信的英语水平很快就派上了用场,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转入司令部当英语翻译,每天面对一拨拨俘虏,他要甄别身份,搜集情报,一介文弱书生迅速锻炼成勇敢的战士。在炮火硝烟中穿行,天天由这个坑道跃进那个坑道,他经历了从第二次战役一直到第五次战役的全过程,不但当过翻译,还在作战处、情报处任参谋,做过王必成将军的秘书,司令部的各类工作几乎都轮了个遍。“炸弹就在身旁爆炸,有的战友牺牲了,一位圣约翰大学的同学倒下了,但我的意志更坚定了,这就是战争的考验,让我后来可以坦然面对一切起伏和荣辱。”

  在汝信的经历中有许多学术探索都是时代促成的,凭着他的勤奋和领悟,又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上海读书时,因为要阅读社会主义理论,他开始自修俄文,奔赴朝鲜战场途中,经过沈阳的国际书店,他买了本俄文版的《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从此,这本书成为他提高俄文阅读水平的基础教材。战斗之余不忘学习,躺在坑道里仍在捧读,不仅让他回国后写出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美学的批判》,翻译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述,还曾临时上阵,当起了俄文翻译。

  从朝鲜战场回到祖国,他转业到中国科学院,在院部工作;1956年随团赴苏联考察,没料到原定的翻译缺席,全团只有他对俄文还略知一二,就被大家推举为临时翻译。“我的口语那时还不行,结果洋相不断,记得最深的一次是苏联专家说集体宿舍,我怎么也听不懂,他就画了间房子,里面还有床,我一下就明白了。”这个故事在汝信的口中是玩笑,但却说明,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积累,是汝信学术思想的特征。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