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位二战中国劳工的最后一役(图)
//www.workercn.cn2014-03-26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张世杰

  张世杰想“讨个公道”,已经想了整整70年。

  他拖着腿,满屋寻找起诉书的复印件,一边喃喃地说着“放哪儿了”,一边快速翻动着客厅桌上的书报。他脊背消瘦,佝偻着腰,身子微微摇晃。最终,老人在床边找到了那一摞厚厚的纸。

  坐回沙发上,他把已经揉得发皱的起诉书捧在膝盖上,缓缓翻动。里面列着37个原告,他在自己的名字下面,用铅笔画了小波浪线。

  “现在还活着的,就剩下我和牟汉章了,他90多,我也89了。”张世杰轻声感慨。

  今年2月26日的上午9点40分,他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上台阶,出现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的立案大厅门口。

  诉状的原件,交到了立案庭法官的手上。作为一个二战期间被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张世杰要状告日本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原三菱矿业株式会社),“让他们为我吃的苦道歉赔偿”。

  这条漫长的告状索赔之路,张世杰已经跋涉了十余年,他三次赴日本,三次索赔无果。一周前,法院立案的消息传来,这是二战中国劳工状告日企首次在国内立案。

  如果开庭,张世杰将第四次站到证人席上,讲述70年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他絮絮叨叨地描述着当年18岁的自己。那时,他还有着茂密的头发,门牙也并未脱落,身姿挺拔,更是祖上三代人里,“头一个识字念书的娃”。他在河北省武强县一所“抗日军人家属子弟中学”里读书,不但是“优秀分子”,还曾帮着老师,做一些抗日的地下工作。如果没有被日军掳走,属于他的人生,必定全然不同。

  尽管在张世杰的小儿子眼里,患有脑溢血的父亲,可能无法站在证人席上,“口齿清晰”地作证,但张世杰本人从未产生过不出庭的念头。

  他从书架的最上层,小心翼翼地抽出《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丛书中的“第二卷”,整本书书页已然被翻得卷起边儿,从第362页起裂成三瓣。那是关于他的部分。5万字左右的篇幅,铺了整整70页。

  书的前几页印着采访到的所有掳日劳工的旧照片,其中一页被折了起来。照片上是他70多岁时的样子,那时候,他的记忆力也比现在“好得多”。

  但他强调自己“还能记得住”,为了证明这一点,老人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当初在三菱矿业位于日本长崎的矿坑下,代号是“那那永九永”,指阿拉伯数字7744。

  1944年6月,张世杰被日军用麻绳捆绑得结结实实、驱赶上一辆卡车,和其他30多人挤在一起,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坐汽车”。他惦记着家里老婆和刚出生的儿子。这个刚成为父亲的年轻人没有想到,他再见到大儿子,将会是五年之后了。

  他被押到“离家几十里地”的衡水县,被塞进已经挤满了人的10平方米的小牢房,10天后,又连同90来个人一起,被“装进”一节运货的“闷罐子车”,只有一指宽的一处缝隙可容新鲜空气通过。没有人有力气说话,当火车抵达天津卫时,许多人都晕了过去。开往日本的船,在海上行驶了将近两周,最终抵达日本北九州市门司港。

  3月18日下午,在北京的发布会上,回忆起这段经历,老人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