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老知青筹10万元助学基金回报小山村
//www.workercn.cn2014-01-02来源: 山东商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们两山口的女人特别贤惠。”听着妻子路传玲和“插友”张莉莉在车上谈论做豆腐乳,正在开车的刘波说。刘波和其他十一位“插友”习惯于称自己为两山口人,谈论起两山口村他们总说“咱村”。

    两山口村是原先日照市莒县中楼区的一个小山村,现在划到了日照市岚山区。1968年12月28日,济南十五中的十二名学生到两山口村插队,四十五年过去了,当年十六七岁的孩子,现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2013年12月28日,知青们重回两山口村。此前,他们筹集10万元钱,建立“老知青奖学助学基金”。

    25斤猪头肉过了扎根年

    1969年初,知青们刚到两山口村。“那场大雪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一脚踩下去,雪没过了膝盖。”刘波说,那年春节的那场大雪是他见过最大的雪。

    这是这些十六七岁的孩子们离开家过的第一个年,“村里的乡亲们为了让我们在这里过好这个年,凑钱到附近的村子里买了半个猪头。”于勇回忆说。

    知青路传玲说:“当年我们回家,山里下了大雪,村里的十个村民帮我们背着行李,二十里山路,他们把我们推着送到了山口。我的脚冻伤了,他们用自行车推着我走。”

    2013年12月28日,知青们回到两山口。“你还记着我么?”“怎么不记得。”知青和村民们一见面就熟络地聊了起来。

    何生是两山口村的一位村民,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是打仗受伤后,退伍返回村里的。当年给我们这群知青讲打四平的故事,他当时是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12名知青中的10人在两山口插队两年后,都返回了济南,还有一人几年后去了东营参加工作。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知青郑孔强在村里待了八年才返城,“他们都走了,我当时心情糟透了,也没心思过年了。何大爷走了一整天,到县上的邮局帮我拿过冬的衣服。”说着郑孔强掉下了眼泪。

    知青们还看望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老人四个孩子已经去世了两个,知青们给老人留下了慰问品和1000元钱,“老人当年对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这些离开父母的孩子也觉得她就是我们的母亲。”离开时,老人和知青们都流下了眼泪。

    一双鞋 一声谢

    十二人中,五名女生,七名男生,最小的16岁,最大的21岁。

    两山口冬天的冷,知青们每每说起都记忆犹新,知青郑孔强说:“我母亲给我带了一个盐水瓶,冬天灌上热水放被窝里当热水袋用。早上起来瓶子都被冻裂了。”他们还回忆,冬天睡觉的时候,把棉衣盖到头上,用袖子当出气口。

    四十五年后再聚,知青路传玲对当年的一件事始终难以忘怀,“余勇,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那件事我一直想跟你说声谢谢。”路传玲说的这件事是因为一双鞋。1969年春节,路传玲的脚冻伤,“当时脚肿的像馒头一样,穿不进去鞋。”余勇把自己的鞋给了路传玲。“现在一双鞋不算什么,当时全身的家当也没有多少,大多数人都只有一双鞋,他把自己的鞋给了我。”说到这里,路传玲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角湿润了。“他们男生”,“我们女生”,两鬓斑白的知青们这样互相称呼。“咱们男同学得谢谢我们这五朵金花,当年她们做的煎饼咱们没少吃。”刘波提议向女同学们说声感谢。十二个人在村里生活一段时间后,被分到了四个队,三个人组成一个“小家庭”。女生做饭,男生劳动。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人家都说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咱村里我好像想不起来谁是小芳。”许久不见的老朋友们聊到凌晨,刘波说他想不起村里的“小芳”。“路传玲成了你的”一叶障目‘,你谁也看不到了。“郑孔强笑着说,大家也哈哈一笑。

    刘波和路传玲在两山口开始恋爱,相伴走过了45年,刘波时常对“插友们”抱怨,爱人管着他,只能在抽油烟机一米半的范围内抽烟。但是两人举手投足间的恩爱,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同样在两山口村插队时相恋的还有杨琦和王安洁,“谨以此文献给,无限忠诚于我们爱情的纯洁、可爱的姑娘,我亲密的战友和终身的伴侣——安洁。”——这段话印在杨琦写给王安洁的一本名为《初恋》的书的扉页上。

    2008年,56岁的王安洁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五年来,虽然王安洁已经想不起往事,甚至不认识自己的丈夫,杨琦依然对妻子日夜悉心照顾。王安洁缺席了四十五年后的这场聚会,席间,杨琦说这么好的场面,安洁要是能看见该多好,随之泣不成声。

    筹集10万元设助学基金

    2008年12月底,知青们插队40周年时,他们曾回到过村里,看到村里的贫困,知青们掉下了眼泪。他们筹集10万元钱,建立“老知青奖学助学基金”,用利息奖励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们,先后有二十多名学生受到资助,共发放奖金1.2万元。他们还帮助村里拉项目、跑资金,给村里找致富的路。2013年12月28日,知青们再次回到两山口村时,他们给67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买了一套保暖衣。除了给村里两位百岁老人的慰问金外,村里有3名失去父亲、家境贫寒、辍学和濒临失学的孩子,知青们给每个孩子1000元助学金,承诺资助他们到18岁。“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两山口人,我们希望看到两山口好,做一点我们能做的。”知青们说。(记者 郑芷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