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马萧萧:大有若无的山海心经
//www.workercn.cn2014-08-05来源: 甘肃日报
分享到:更多

马萧萧:大有若无的山海心经

  □ 江 野

  从南方到西北,由少年诗人而军旅歌者,马萧萧已走上诗坛三十载。从早期作品《少年行》到词典体长诗《中国地名手记》,再到大型组诗《天马萧萧》,他以三级跳的方式,精心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山海心经。

  在上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校园诗歌运动”中,作为领军人物的马萧萧和他的朋友们,在充满阳光与浪漫的校园用青春和激情见证了中国诗歌史上的辉煌篇章。那个时期的马萧萧,在诗歌的行走游历中,少年的风姿和天性在璀璨的诗行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

  我没有读过马萧萧十七八岁时出版的诗集《甜甜的季节》,但在对他一些早期诗歌作品的阅读中发现其清澈的诗歌天性。马萧萧这一时期的诗歌抒情、明朗、清丽,大多是歌咏故乡的山川事物、风土人情,但并不流于俗套。

  17岁时,他这样描绘自己:“尽管我背上还会负鞍/尽管我肩上还会加轭/尽管我笔直的目光/也许是仅仅自己明了的密码/尽管我奔倒成一尊雕像了时/同伴正在草滩上吃得体壮膘肥”(《我是萧萧马一匹》)。从某种隐晦的意义上来说,这是对自我的稀释。我喜欢这首诗里的气息,语言清澈;钉马掌、负鞍、加轭等皆是为了其背后留空的广袤无垠的驰骋空间。这首抒情小诗引领我们进入前者的核心——即辽阔的孤独。反而观之,马萧萧善于转化自己的情绪,个人情感色彩的留白并没有在诗歌的深刻性中退却,相反,它却以一种气态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瞬间感同身受。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