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植棉劳模吴吉昌:植棉技术在北方广大棉区获得推广
//www.workercn.cn2014-07-16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吴吉昌是闻喜县东镇公社涑阳大队人。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生于1910年。他在科学上具有一种顽强的探索精神,人们说,没人去的地方,吴吉昌也要闯三回。他在植棉技术上先后探索创造了 “冷床育苗”“芽苗移栽”等九项科研成果,《人民日报》曾发表过社论,推广他的经验。由于他对祖国的贡献,毛主席和周总理曾多次接见过他。他回到家乡,立即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和周总理交给的任务,并组织群众进行了直播、移栽、套种等各种对比试验。吴吉昌日夜在棉田里观察研究,连吃饭都端着碗蹲在地头。

  “文革”时,吴吉昌受到了近百次的批斗。在恐吓和辱骂声中,他始终不屈地回答:“我研究棉花,一不图名,二不为利,我是在完成周总理交给我的任务!”1973年2月,吴吉昌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担任了涑阳大队革委会副主任。

  “四人帮”被粉碎后,吴吉昌获得了彻底解放。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他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继 “一株双秆”之后,又培育出一种“多秆两层”新株型的棉花。

  1977年的8月,中国农林科学院组织十三个省市的近百名科学家和植棉能手来涑阳参观。他们走进两亩“多秆两层”棉花试验田,有的数苗,有的数桃,有的掏出皮尺来量果枝间的距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上万株棉苗,每株上面长多少果枝、结多少桃,每个桃长在什么地方,好像都是经过人们巧装布置一样。人们看到,这种株型的棉花,上下两层都能充分利用光照,中间通风,平均每株成桃28.3个,比“一株双秆”棉增加五至六个桃,比单株棉增加十一个桃。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成就,在解决棉花脱蕾落桃这个科学难题上,吴吉昌已经从栽培体系方面闯出了一条道路。

  他的植棉技术在北方广大棉区获得推广。进入晚年,仍然牢记周总理的嘱托,坚持研究,坚持试验,坚持植棉,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他的棉花试验田,蕾铃脱落率由1978年的40%下降到1979年的35%以下,亩产皮棉125.9公斤。进入古稀,体弱多病,但他仍然坚持棉花试验,到各地传授植棉经验,深受群众爱戴。

  1992年12月24日,吴吉昌因患重感冒突然病情恶化,不幸逝世,享年83岁。吴吉昌虽然逝世了,但他那种为了真理、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啥也别想挡住俺”的革命精神,永远教育和鼓舞着我们。(柴振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