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聚焦

小伙“大连”遇上家乡疫情再当志愿者

2020-08-24 11:00:1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蒋文强:我觉得我当天晚上拿到盒饭、拿到酸奶、拿到苹果的时候,我觉得我真幸福,那时候感觉不是我真幸福,那时候感觉心里有点幸福感了。

  记者:有着落了?

  蒋文强:能吃上饭了,饭还不错,还有奶还有苹果。

  这是蒋文强误入武汉的第一个晚上,这个夜晚,蒋文强一宿未眠。

  记者:想过第二天干吗,怎么办吗?

  蒋文强:走,我甚至都联系,想尽一切办法,在网上联系找方法,能不能走出去,后来。

  记者:找到了没?

  蒋文强:没有。

  记者:你都找了什么方法?

  蒋文强:车站订票肯定是订不着了,我都试过订票,我甚至连网上黑车电话,两千块钱包出城,那种小广告的电话我都打了。

  记者:那个时候肯定是一个骗子,武汉“封城”了怎么可能出得去呢?

  蒋文强:对啊,那时候也不知道想法是怎么回事,反正到最后了,他打电话让我给他卡里转钱的时候,我感觉好像不太对。

  整整一个晚上,离开武汉的路没有找到,第二天,防护培训结束后,蒋文强学着别人穿上防护服,准备上岗,安排给蒋文强的工作是清理病房里的生活垃圾,对地板进行消毒。他的工作地点是医院9楼的新冠肺炎患者重症病区。

  记者:打开病房门真的进入到这个红区了,整个的人什么状态?

  蒋文强:拽开病房门,两个腿不敢动,不敢呼吸,生怕漏一点点空气都能让我感染了,更别说做工作了。

  记者:你还挺能想。

  蒋文强:那时候已经害怕到各种联想了,后来想想其实那就是自己吓自己,但是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想法。

  虽然有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面屏的层层防护,蒋文强还是战战兢兢。为避免感染,他创造了一个自己独有的干活模式。

  记者:什么方式?

  蒋文强:进病房之前,病房都有门,门打开之前吸口气,然后门打开之后,就也不出气也不喘气。

  记者:那你还能坚持多久?

  蒋文强:就越快越好,拿着那个饭盒,往垃圾袋一装转身就往外走就很快,所以一开始那些患者跟我打招呼,他们把我当成那个医生了。医生你别走,我问你点事,医生你别走,我话都不会讲,我都不会跟他们说一下,我不是医生,我都不会讲。

  记者:为什么不说呢?

  蒋文强:害怕,我觉得跟他们对话我就被感染了。那时候就感觉,尤其是当我知道一天确诊了一万五那天,我就觉得我是不是再过几天,在被确诊这些名单当中可能就有我一个了。

  蒋文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天的上午,一个大爷鼻子一直流血,手纸插在鼻子上,一会儿手纸就透了,就变成红色。他就拿着,但是他扔不准,扔到我腿上了,我当时那种心理。完了,这下肯定完了,跑不了了。当然护士也看到了,护士在我看来是真汉子,真的比我都爷们,手纸撕下来以后,戴着手套,直接拿手纸开始包地下的血,往垃圾桶里放,我没敢动。我真的怕了,我出去了。

  当时,武汉的抗疫之战正处于胶着状态,误入武汉的蒋文强其实已身处这场战“疫”的第一线,但他却不能也不好意思和身边的医护人员有更多的交流。

  蒋文强:看到他们在病房里,在我看来那就是等于去用自己的命在拼一样,抢救一病人,他跟病人之间的距离,就是真的像刚才您说的就是鼻尖对鼻尖这个距离,我看这不是拿命在拼吗这不?当时有个抢救,开病房医护要进去,然后很多其实好几个我看护士都要往里面进,直接就拦住了,医生就拦住了,就两个人,其他人出去。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

  蒋文强:有危险,其他人出去。

  记者:你听到这话对你有什么触动?

  蒋文强:我觉得在里面的人是真厉害。

  在新增确诊人数和治愈人数之间,是无数拿命在拼的人。面对这些人,蒋文强想要离开武汉的想法逐渐不那么强烈了。

  记者:怎么就渐渐就淡了,是一点一点淡的?

  蒋文强:对,一是希望没了。

  记者:你倒真说实话,没希望?

  蒋文强:一是希望没了,真没希望了,觉得我可能要不我可能就留在武汉了。

  记者:什么叫留在武汉了?

  蒋文强:说实话就是豁出去了。

  记不清从哪一刻开始,原本进病房屏着呼吸的蒋文强开始跟病人说话,因为蒋文强的防护服上写着大连两个字,叫着叫着,“大连”就成了他的代称。很少有人知道他叫蒋文强,但勤快幽默的“大连”逐渐成了病区里的红人。

  患者:大连来的,我好震撼,那么老远到这里来,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做这么脏的活。

  患者:他总在我这里收东西,慢慢我就跟他搞熟了,他把他的经历跟我讲了,我很佩服他。

  透过医护人员的传播,“大连”蒋文强又吸引了媒体和更多人的关注。因为来到武汉时行李简单,有志愿者专门为他送来鞋子、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

  蒋文强:有一天我回到酒店的时候,我那时候好像是跟谁交流了一下,他们就问了一句,大连,你有没有想吃的东西?炸鸡,我就这一句话,说完之后两个小时,炸鸡就给我送过来了。我觉得他们太把我当回事了吧,我不是那样的人。

1 2 3 共3页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友农:船的力量在帆上 人的力量在心上

    王友农常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从来到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那天起,“依港而兴”的梦想就深植在他心里。他见证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这一“传奇”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远望大海,热爱邮轮事业的人们,不会忘记他

  • 张许昌:产品才是核心“演员”

    张许昌,深圳市兰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1993年,他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响应改革开放号召,离开江南故土只身前往深圳,怀揣振兴民族品牌的梦想,开始了漫长艰辛的“兰亭”品牌之路。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