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巡逻在湄公河上的中国警察(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1-26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每到危险航段就要进行三级警戒。

53902艇的操作手谭建华正在驾驶巡逻艇。

  “呜……”2013年12月22日14时,看着不远处的关累码头,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二大队53902艇艇长杨立新按响了汽笛。“终于平安回家了。”几天来,艇长杨立新一直紧绷的脸终于松弛下来。

  随着3艘巡逻船陆续停靠在云南关累码头,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框架下的第十七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胜利结束。

  从2013年12月19日至22日,《法制日报》记者全程跟随53902艇的这次巡逻执法行动。四天三夜的相处,也让记者体会到了中国警察为保障湄公河安全畅通付出的艰辛。

  “每一次巡逻,每一名指挥员和战斗员随时都处于‘准备战斗’状态。”

  53902艇艇长杨立新

  绑好缆绳、脱下救生衣,34岁的杨立新一步跳到岸上,伸了伸懒腰。晴朗的天空下,关累港上装货的、卸货的,依旧显得那么繁忙。河两岸绿油油的森林让人看得有些心醉。

  作为这支新组建的水上警队的一员,杨立新已是第十次参加联合巡逻行动。

  1999年杨立新参军,2001年考上宁波海警学院,毕业后被分到海南边防总队三亚海警支队,直至2011年10月底。

  “那段时间生活应该是比较安定的。”由于工作努力,杨立新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认可,已担任起三亚海警二支队摩托艇中队中队长一职。在海南的日子里,杨立新娶妻生子,还把远在江西老家的母亲接来同住,用他的话说是“完成了人生大事”。

  不过,2011年11月初,一纸命令改变了杨立新接下来的生活轨迹。

  “我记得应该是11月5日吧,领导找我谈话说,云南要新建一支海警部队,我的专业比较对口,让我马上去报到。”作为一名军人,杨立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尽管具体任务不是很详细,但杨立新猜想肯定会和发生在湄公河的“10·5”惨案有关。同家人告别,打好背包,从接到命令到抵达关累港报到,杨立新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与他同行的还有二支队其他七名官兵。

  杨立新的猜想并没有错。湄公河“10·5”中国货船遇袭事件发生后,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公安部和国家有关部委决定组建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与老缅泰三国执法部门一起开展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共同防范、打击和制止湄公河流域违法犯罪,应对突发事件,维护航运安全。

  “刚来的时候营房都没有完全建好,房间里的墙用手一摸,水泥还是湿的。”尽管条件艰苦,但作为一名军人,杨立新还是很快适应了环境。

  “以前的工作相对简单一些,就是参与海上救助、海上缉私和海上执法等,而现在要面对的是可能躲在森林里、藏在暗处、带着火箭筒的恐怖分子。”杨立新知道,这对他而言是人生的又一个新挑战。

  从刚来时的摩托艇中队中队长到53902艇副艇长,再到2013年4月被任命为艇长,杨立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编队在航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比如,指挥员要用耳朵听两边有没有异常的声音,观察员身着防弹衣、拿着望远镜在前面观察,通导兵要把视频指挥系统联络好,机电兵是艇上的心脏医生,枪帆兵在第一时间要能把子弹装上去、关键时刻要能打响……”杨立新告诉记者。

  “根据治安情况和复杂性,湄公河航道巡逻执法的勤务分段执行,共分为三级勤务:一级勤务,全员值勤,所有的武器都要上;二级勤务,有一半人在值勤;三级勤务,安排警戒哨,四面部署警力。当发布一级勤务时,战斗员要在30秒钟内完成所有准备,包括运弹、子弹上膛、进行瞄准,如果完成不了,可能就要挨打。”杨立新说,这只有通过贴近实战的训练和防袭击演练,才能保证每一次巡航的安全。

  “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了湄公河的安全,觉得自己这个人还有点用。”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