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林贤治解读不一样的萧红(图)
//www.workercn.cn2014-10-20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光盘

  正当今年十一档唯一一部文艺影片《黄金时代》纷纷下片之际,其原型人物传记《漂泊者萧红》电影纪念版的出版,则将延续着新一轮萧红热。昨日下午,记者在郑州购书中心获悉,在导演许鞍华郑重推荐下,电影《黄金时代》独家授权,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电影制片方推出的《漂泊者萧红》的电影纪念版套装,除了能够通过林贤治优美的文字体味萧红不平凡的一生,还附两份与电影相关的限量珍藏品:萧红的手绘封面笔记本和电影《黄金时代》150分钟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光盘。

  萧红是20世纪女性中的另类,一个特殊而伟大的存在。她的文学价值一直被低估,喧嚣的背后,又有多少真实的解读?由林贤治创作的《漂泊者萧红》被称为“最激情最优美的萧红传记”。萧红只活了31岁。“有人说萧红‘不作死不会死’,说得太轻俏了。她的‘作’是对自由和爱满怀渴求,不是无聊的折腾。她感触细腻,作品有很多读者。她的生命虽然短促,却浓缩了各种极致而深刻的体验,远非一般人所能比拟。”林贤治说。

  萧红的事迹已有很多文章讲述过,但她30年的人生细节远非寥寥几句生平介绍或奇谈所能概括。林贤治写作《漂泊者萧红》本不在计划之内,是因为偶然看到一篇书评,说萧红最亲近的两个男人(萧军和端木蕻良)都曾嘲笑过她的作品。林贤治为此感到不平,用两周时间通读了萧红全部作品。他觉得萧红较之萧军和端木,作品更具传世价值。作为一个作家,萧红写出了底层人民和女性的抗争;作为一位女性,她塑造了独立、反叛的女性形象。她自身处在苦难中,文字却比张爱玲更有暖色。“她从呼兰逃出来,到死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屋子,一直住在不同的旅馆里。中国少了一个家庭妇女或姨太太,多了一个流浪者,一个对自由的追逐者,一个在文学上作出独创性的作家。”林贤治认为,萧红命运的不堪全由自己一手造成,风格特异的作品也由她本人一手书写,幸与不幸都是她自找的,珍贵、稀有。为了忠于历史,完整呈现出萧红的生活细节和精神世界,《漂泊者萧红》在构建故事场景与人物对话时,均是对萧红回忆录或自传性作品的综合改写,避免小说式虚构,力求还原出萧红真实的生活、精神、写作细节,刻画了一个率性勇敢、敏感细腻、才华横溢的萧红。

  与《漂泊者萧红》不谋而合,电影《黄金时代》也力求还原一个本真的萧红,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两者都严格考证了萧红一生的漂泊路线、人际交往轨迹及创作历程。在书中,萧红自己的回忆贯穿始终;在电影中,甚至连萧红的老照片都一一复制。这两者融合到《漂泊者萧红》电影纪念版中,当你看到那个身着男装、英姿飒爽的年轻女孩,竟恍惚中分不清哪是萧红,哪是汤唯。

  据悉,《漂泊者萧红》的电影纪念版套装中两个特别馈赠令人充满期待。萧红曾把自己的诗作装订成册,并设计了封面,起名《私の文集》。纪念版据此设计了一本萧红手绘封面笔记本,力求还原萧红原物,放上了大量《黄金时代》精彩剧照,并配以萧红凄美文字。纪录片《她认出了风暴》,借着许鞍华拍摄电影《黄金时代》的旅程,辗转六地、历时5个月,经过上万公里的跋涉取景,集结电影主创、文化学者、作家、历史学家多线索讲述了萧红的一生,将萧红的步履化作150分钟的影像,带观众与萧红一起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记者 奚同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