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杨正海:给流浪人员一个温暖的家
//www.workercn.cn2014-08-21来源: 信阳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从1999年以来,杨正海先后救助了400余名社会流浪人员。为了把部分流浪人员送回他们的亲人身边,杨正海的足迹踏遍半个中国,他的事迹也远播省内外,受到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

  我也流浪过,也遇过好心人

  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代,46岁的杨正海说,那段经历刻骨铭心。杨正海出生在信阳市潢川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里共有兄弟4人。众多的子女让这个家庭无法承受,12岁那年,杨正海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流浪生活。“家里太穷了,没饭吃,只能在县里流浪乞讨。”杨正海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

  两年的流浪生活,早早地让杨正海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也使得后来每当他看到有着同样经历的流浪人员时,心里就会隐隐作痛,“我当年流浪时,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救助,这些好心人成了我日后学习的榜样。”

  1999年,杨正海33岁。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儿子4岁,女儿2岁。本可以过着幸福而简单生活的他,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救助社会上的流浪人员。“这一做就是15年,这些被救助的社会流浪人员,最小的3岁,最大的70多岁,其中有80余名儿童。把这些人接回家,给他们衣服穿,让他们至少像个正常人。”杨正海动情地说。

  这里是我和他们共同的家

  “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三室一厅,住着7个流浪人员,没怎么装修,也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很简单,但很干净。”说起租赁房子,杨正海一脸愁容。他告诉记者:“现在这个房东开始不知道我是做什么的,后来知道我专门救助这些流浪人员,几次都想把我赶走呢!”

  从早上天蒙蒙亮到后半夜凌晨一两点,杨正海每天都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和放松。“早上去菜场买菜,一天三顿,都是我给他们做好、盛好。他们大多患有精神疾病,生活很难自理。晚上我还要挨个给他们洗澡。”杨正海这样告诉记者。

  “现在我这里有七个流浪汉,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能从他们口中得到少量信息,有个胖一点的我就叫他胖子,有个是来自安徽的,我就叫他老安徽,反正总要给他们一个称呼。虽然他们和正常人不同,但他们也是人,也得让他们过上像样的生活。”

  记者尝试着与老安徽、胖子聊天,结果发现他们语无伦次,自言自语,无法正常地沟通。“他们就像三四岁的孩子,和他们在一起呆久了,他们就认可你了,听你的话了。”杨正海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