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沈博爱77岁出版第一本书 叹:“可怜中国农人梦”(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8-01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50多年日志定格原生态

  “搜集走访考证整理,经常写到深夜,原来爱读写古典诗词,全部放弃了。因为是纪实性的,我的几十本记事本便成了可供查阅的原始资料。对于疑惑之处,我走访了当事人,当事人已离世的便采访其家属。”

  老先生从青少年时就开始每天坚持不懈地写日记。几十本厚厚的日记本记录了他的一生。他的书房里,整整齐齐地叠着很多本本,那些是日志本。“我每个月都会用一个小本子,真实记录一天的生活琐事与见闻,并记录了当天的日期、天气,一年结束后,就把12个小本子装订成一个大本子,在大本子的扉页上写明年代,并保存下来。” 他当年就是在监狱里也用代号来记事,比如挨斗,就写“犯病”。

  他给我们展示了他当天的日志,只见日志的顶部写有“蹉跎坡芸香居家庭日誌”,里面记录了他当天的琐事,栏目有当天所做的农活手工活、社会时事、开销、气象、来宾等。

  就是靠着这样别致的文字记载和实地走访考证,他复原了当年的原生态。

  “那时,妻子对我的帮助是极大的,我每写完一篇,妻子都会过目,帮我去翻翻日记和日志,给我提意见。”2011年秋天,妻子病逝,没能看到书籍正式出版的模样,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他在后记中用“痛心疾首”来形容自己的悲怆。

  史家笔法写平民往事

  经过3年多的呕心沥血,他终于完成了所有的文字工作。

  “2011年1月20日凌晨两点,终于完稿了,桌上一堆手稿,数了一下,共365篇(后删去4篇),70多万字。我现在都记得当时的开心,完稿后的手稿足有一箱。” 他至今清晰地记得完工的准确时辰,向我们描述时仿佛回到了当时的情形,还有点儿兴奋。

  他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插曲:“2012年,一个人提着一兜水果到教师新村来拜访我,他是我的老同事。因为太喜欢这些故事,他把网上连载的文章全部打印下来了,书名就是《蹉跎坡旧事》,但作者的名字为沈篯铿,这是我幼时的正名。”

  那是他的书第一次印刷,印数一册。他是个理工科思维的艺术人才,具有史家的严谨。在文章写完出版之前,他曾做过大量勘误工作,也自费印刷过几册供修订。

  2012年秋天,他自己印了上中下三卷《蹉跎坡旧事》六套,给五个孩子每人一套,要求检查有否错误之处。“当时由孩子们帮忙打字,不免有些差错,自己拿着手稿一一核对很多次。后来我学会了电脑,就自己打字印刷。”“孩子们说,不想看了,看一次哭一次。我也不想看,痛心的事情太多了,有好些篇章是流着眼泪写的。”

  2013年春天,他又印了几套送给亲戚朋友,请他们在事实上把关,收集意见之后,共做了130多处修订。“旧事”结集出版的时候,责编基本没改动他的文字。

  没想到的是,《蹉跎坡旧事》在天涯闲闲书话、香港中文大学民间历史等网站连载后,引发网友一片叫好声,30后的文字通过网络在他的儿子辈孙子辈那里火了。

  《蹉跎坡旧事》于2013年10月出版,震撼了无数知识人,感觉其写作一点不逊色于历史学者。11月15日,沈博爱荣获“国家记忆2013·年度公民写史”奖。当年,还有几位世纪老人都用自己的文字和绘画记下了他们活过的痕迹,为民间史添了浓墨重彩的几笔。

  少年时代的山塘、街巷、游戏、村落教堂,点点滴滴如在目前。少年时代的吃喝、学友、玩伴,也都一一清晰如昨。它们是那个时代生活的形象再现,可贵的是时间地点都有细节,几十年的风雨剥蚀,竟然没有冲淡丰满的细部,民间记忆生动繁茂,让你读来兴致盎然。

  那些沉重苦难的往事让人悲怆,但书中并无哀怨,有时还能读到快乐、读到幽默、读到诗歌、触摸到一颗颗诗意的心灵,更因其天生的历史感而呈现史家平淡如水的白描和公正。

  很多文豪曾经描绘乡村生活,乡村田园甚至成为了现代都市人的时尚,可他们不曾真正体会农人的艰辛与困苦,他们也随时可以抽身离去。相比之下,一个不能逃脱乡村命运枷锁和时代洪流推动的农人有这样的表达,太过珍贵。

  在那个时代,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民,却很少有人出来讲述农人故事,沈老罕见地填补了这个空缺。他生活在湖南乡村最底层,他以他顽强的生命力,跨越并连接了那个各种动荡摧毁的传统社会,让后世读者触摸了无从知道全貌的那五十年历史。

  画稿里的乡村家园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是,老先生和他身边的人,都是传统文化的向往者和继承者,好些人的旧学功底扎实,吟得好诗,写得好字,他们重视家风、重视宗教传承,他们本身就是传统价值最生动的一部分,然而仅仅“耕读”二字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面对老先生的时候,会被他的乐观和豁达所感动,有些问题不忍去问,也根本不用去问,他的人生已经承载太多,他的书中自有一切的答案。而他的画稿和竹根雕,存有另外一分珍贵。

  这位很有艺术才能的老先生,在蹉跎坡时,雕刻了很多竹雕,目前已把它们全部移至教师新村新居,他向我们展示了收藏的小核雕和手杖,“这些手杖很有意思,我在手杖上雕个头,刷点油漆加深颜色,并在每一根上刻了很多字。”

  沈博爱拿出他的画册,展示给我们:“这些是我平常画的钢笔画,里面有古枫树、欧阳予倩故居、码头、塔等,我画了很多浏阳古迹。有一次,我画了浏阳的老火车站,几天之后,老火车站就被拆了。”

  沈博爱一张张翻着画册,边翻边介绍画上的内容,“我在每一幅画上都标明了作画日期。有时候,我画了不同年代的同一个景点,有些景点已经消失了。”“这些画都是我一笔一笔画的,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几十年了,我一直坚持用画记录所见。从前用铅笔画,现在钢笔画。空闲时,我自带小板凳和一支笔一点稿纸就出发了,遇到地点很远,就把景点拍下来回家画。”

  这些钢笔画,后来成为《蹉跎坡旧事》里的插图,诸多浏阳的农活手艺、风俗人情的全过程,纯粹的农人耕读场景纤毫毕现。

  今日中国,村庄景象和这本书的描写相比已是沧海桑田之变,即使和70后、80后这代人的童年记忆相比,故园凋零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绘画记录比文字更能让读图时代的新人类接纳。

  他计划出一本钢笔画专集,“我想把老浏阳的场景呈现一下,现在老街景濒临拆迁的危险。可能再过十年,老城什么都没了,只剩下相似的高楼大厦。我计划了16个项目,目前已完成了11个项目。今年画完,明年补充文字,这就是《笔尖下的老浏阳》。”

  “目前,我忙于香港版的《蹉跎坡旧事》修订,香港版分为上下两册,在内容上没什么变化,今年8月份出版。同样,我也要求香港的出版商出版时不能有改动。”

  采访结束时,沈博爱给我们展示了他写《蹉跎坡旧事》的手稿,满满的一箱,那是老人的血泪史。做事很有条理的他把手稿按章节分类包装,放在那口祖父曾数次挑着送他上学的木皮箱里。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