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李芹:守望夕阳归处(图)
//www.workercn.cn2014-01-0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们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第二次去康龄轩茶馆采访,记者并没有提前联系。听见有人进屋,李芹没抬头,只是亲切地招呼了一声:“谁回来啦?”直到发现并不是“家人”而是记者时,她才匆匆起身迎上前来说,“我以为是老人来了呢。”

  记者坐下不久,就有两位老人自己开门进屋,收拾桌子,清理地面,忙得不亦乐乎。李芹说,有10多个老人都有茶馆的钥匙,他们住在附近,没事就会过来扫扫地、烧烧水,招呼一下新来的老人,“你若不让他们做事,他们还会生气!”

  常客潘姐告诉记者,“我们没事就喜欢来这里坐坐,很多老人都把李芹当自己的女儿。”潘姐原是劲松北社区居委会文体主任,因为被李芹的事业吸引,经常参加她们的活动。她讲的两个故事令记者印象深刻。

  2007年,郭松安老人在爬山的时候不幸滑落山崖,在山里困了一宿,当救援队将他救出来后,他告诉李芹,“被困时,我就想两个人,一个是我母亲,一个是李芹。”

  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患老年病,失忆,连自己的闺女都不认得,但见到了李芹就特别高兴,叫她‘健康’。

  “这位老太太经常参加中老年健康课堂的活动,所以才叫我健康。”李芹听到潘姐说这件事时对记者说。

  “她胆子很大,你想想,做老年人服务风险很大的,万一老人有个闪失,谁负得起责任啊。但李芹很厉害,老人都愿意围在她身边,每天都乐呵呵的。”潘姐对李芹投身老年人事业的勇气非常佩服。

  今年62岁的张阿姨对记者说,“我们都喜欢李芹组织的文艺演出,因为她让我们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李芹则说,“老年人不喜欢寂寞,越到老年越像个小孩一样,喜欢表现自己,希望被人欣赏,我就是想通过组织文艺晚会、聚会,让他们能够在晚年有尊严的活着。其实,能够成为他们的知音,我也很快乐。”

  “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李芹说,自己用14年的时间读懂了老人,了解了老人,融入到老人当中,成了他们的贴心女儿,也从老人身上收获了许多感动。

  2005年的大年初一,早晨7点就有人小心地敲响了茶馆的门,还在睡梦中的李芹从心里很不情愿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起身开了门,我却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一位瘦弱矮小的老人正在打开自己的三轮车准备动身,我的脚边放着一筐新鲜的水果。”李芹说,“她是梁立春。”

  老人对她说,“姑娘吵你的觉了,你为我们辛苦了一年这点心意你收下,再回去继续睡吧。”看着老人离去的身影,捧着手中沉甸甸的水果,李芹再也睡不着了。

  而有一次李芹被感动得哭了。2008年一次报告会上,正逢杨美芬老人生日,活动中李芹组织大家给她唱生日歌,“课堂”为她准备了生日礼物,并请她到台上领取礼品。在大家的祝福中她感动地流下了热泪,激动地说:“我这一辈子从没过过生日。”

  2013年李芹生日的那天,她在QQ空间发表状态说,“14年了,什么也没挣,就挣了一脸褶子。回头去看30岁时的照片,好甜蜜,原来自己会有那样的模样,但岁月让我不敢再看自己。”

  14年来,李芹也失去了很多。2008年,她在博客中写到自己的丈夫:“同样的八年,在我的事业里赢得了老年人信赖和支持。竟然忽略了他的感受和我们情感温度,在他要突然远去的时候,才知道好不适应,才知道我就是这样忙忙碌碌中把一个对我和孩子那么好的人给丢了。”但当记者提及此事时,她则说,“这些年,有时忙得觉都睡不好,但这也说明老人需要我,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我绝不允许老年保健品在我这推销!”李芹的多年搭档张楠告诉记者,“李姐这些年真不缺少发财的机会,多少推销老年保健品的人找到她,都被拒绝了。”如今,李芹的生活总算安稳了下来,但她的梦想远不止于此。

  李芹说,她想办个“老年社会”,希望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个类似于“康龄轩”的地方,可以给老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像亲人似的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下棋、听评书……

    (实习生 杨召奎 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