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眼中的“热心肠”(图)-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重庆渝北区符爱浓老人带领全家行善举

邻里眼中的“热心肠”(图)

记者 李坚
2018-05-17 08:09:12

符爱浓(中)正在给社区儿童讲解消防安全知识。资料照片

  83岁的符爱浓是大家口中的“电池婆婆”,走到哪,废电池就捡到哪。4年来,她陆续把3万余节废电池转交给街道环保站。

  她是邻里眼中的“热心肠”,从帮助困难职工、照顾孤寡老人,到组建“儿童之家”,几十年来,符爱浓不仅自己做好事,更带动全家人一起行善举,受到周围邻居一致称赞。“我的家庭很平凡,我们只是尽一己之力回馈社会。”符爱浓说。

  践行环保理念,搜集废旧电池

  2001年,符爱浓从一档电视节目中了解到废电池的危害后,便开始走街串巷,拾捡废电池。

  每天早晨,符爱浓带一个小布袋出门,从小区绕行到附近人流量大的商业区,沿途看到丢弃的废电池便捡起来,回家整理好再定期送到环保站。寒来暑往,符爱浓每天要步行四五公里,有时一天能捡好几斤废电池。

  “起初,我们都笑她太闲,还以为她收集废电池是为了卖钱。”社区居民彭蓉说,但符爱浓很“执拗”,她一遍遍地给大家上“环保课”,宣传废电池的危害。她还告知家人必须把废电池交给她回收,看到外面的废电池也要捡回来交给她处理。

  符爱浓的“执拗”感染了身边的人,社区居民不再乱扔废电池,而是自发地把废电池收集起来,交给她处理,连附近小孩都养成了“有废电池找符婆婆”的习惯。4年来,在符爱浓的带动下,家人和邻居行动起来,前后捡了3万余节废电池,全部移交环保站处理。

  组建“儿童之家”,关爱孩子成长

  虽然已经搬离社区多年,符爱浓在老邻居眼中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

  符爱浓曾经居住过龙溪街道松树桥社区,社区书记林丽说,2003年自己刚到社区时,符爱浓名气就很大了,她最爱给孩子们讲故事。

  龙溪街道外来务工人员多,很多家长白天忙于工作,留下孩子独自在家。当年不到9岁的王晶晶,父母是丝绸厂工人,早出晚归,完全无暇顾及女儿。“她那时比男孩还调皮,爬墙上树,贪玩不爱学习,甚至在家点燃书报玩火。”

  万一引发火灾怎么办?没有大人照顾,娃在家受伤了怎么办?符爱浓和社区退休人员一起建起“儿童之家”,把孩子们集中起来,给他们讲故事,讲解消防和交通安全知识,组织他们去看望孤寡老人。

  在符爱浓的教育下,孩子们逐渐养成了好习惯。王晶晶不仅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听老邻居说,这个孩子后来考上大学了!”符爱浓很是开心。

  夫妻携手助人,无私回馈社会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参加海南岛部队营建工作时,符爱浓和爱人王修太就开始热心助人,为部队周边的贫困孤寡老人缝制新衣。

  转业后,符爱浓一直改不掉“管闲事”的毛病。从四川会理到重庆万州、酉阳等地,她当了30多年的居委会主任。得知丈夫单位有10多名困难职工,她便同丈夫商量来帮助他们。在这期间,夫妇俩还一直照顾3位孤寡老人整整16年。

  符爱浓随爱人在合川地质队工作期间,为了给山上驻地的职工解决吃菜难问题,年过半百的她义务当起“挑山工”。3公里的山路,符爱浓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风雨无阻。这一挑就是8年,直到单位搬迁。

  有人粗略地计算了一下,符爱浓挑回的菜有12万多斤,总行程达1万多里。“用坏了4个背篼、3个箩筐和两杆秤,现在肩上还有扁担留下的凹印。”回忆起当年的事,符爱浓说:“这都是我乐意做的。”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郎平的执教秘籍

      时隔1年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又坐在了主教练的位置。对此,郎平不失幽默地说:“真没什么想法,那地方我挺熟悉的,再说他们也没给我留别的地方坐啊。”

  • 中国跳水队公布跳水世界杯名单 四名奥运冠军领衔

    第21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新闻发布会16日在武汉举行,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周继红公布16人参赛名单,其中包括奥运冠军陈艾森、施廷懋、曹缘和任茜等。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肯下功夫,才能过上好日子”

      1990年就外出务工的刘贵锋终于感到在城市站稳了脚跟。他与妻子在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上经营起了一家10平方米左右,名叫“鞋博士”的修鞋店。

  • 作业帮CEO侯建彬:做好在线教育需要找准“圆心”

      “在线教育是教育先行还是科技先行?”,本期节目中作业帮创始人兼CEO侯建彬与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萌就该辩题进行了精彩激烈的讨论。此次的辩论中,侯建彬毅然站在了“教育先行”的一边,提出科技是教育的催化剂,陈萌则举起了“科技先行”的旗帜,认为在线教育不同传统教育应是科技为先。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