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明星-正文
刘子富:记者的楷模 干部的典范
//www.workercn.cn2014-06-01来源: 贵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以贯之:心系民生永远在路上

  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刘子富跑遍了全省88个县市区,多的去过10余次,少的也有三四次。最多的时候,一年在外采访200多天。他常对年轻的同行说,深入基层调研,这是记者的基本功,是记者的看家本领。

  长期在基层和农村工作生活,造就了刘子富心系群众的赤子情怀,从当记者第一天起,他矢志不渝地关注贵州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获得丰硕成果。

  1986年,他深入黔西北、黔西南16个县的农村,对喀斯特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开展调查。不久,新华社内部刊物发表了他撰写的一组4篇专题调研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扶贫更要扶志》、《改革春风度山寨脱贫致富有能人》、《贫困地区要求在政策上给予特殊照顾》,有理有据地详细阐述了贫困山区要想脱贫致富,路就在自己脚下。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看了这组专题报道后,对其中两篇作了批示,对《扶贫更要扶志》的批示是:“这份十六个县农村调查材料和所提意见都很对。”对《改革春风度山寨脱贫致富有能人》的批示是:“这个经验对脱贫致富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对封闭状况的山区。”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安排将这组专题调查在省委内部刊物《常委阅件》上全文转载,供省军级领导同志参阅。

  刘子富的同事们介绍,这些年来,哪里最艰苦贫困,哪里就会出现刘子富忙碌的身影,他先后完成了30多个重要专题调研。《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的调查》等3组(共11篇)、《贫困地区要脱贫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一组(4篇)等专题调研稿,被省委作为参阅文件发给各级干部参阅学习。1988年、1989年,刘子富两次参加新华社小分队采写了《关于用价值规律指导农业的调查》、《中国粮食问题的调查》等3组11篇调研稿(合作稿),被新华社编印成调研专辑供中央作决策参考。

  “一个优秀记者,文章不是用手写的,而是用脚‘写’的。”刘子富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任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的10年间,他始终认为“社长不是官,而是首席记者”。他从来没有放下笔,没有停止采访,以对新闻工作一丝不苟、不怕吃苦受累的行动,感召着年轻的同行。

  2005年12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四在农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抓手,这项工作做得很好。”刘子富立即带着记者走进遵义市8个县(区、市)及20多个乡镇,对遵义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进行了半个多月的采访,以《“富·学·乐·美”:黔北新农村建设的创举》为题,撰写了4000多字的文章,对遵义市2001年以来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作了详细报道。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这篇报道上批示,称赞遵义的“四在农家”活动是建设新农村很好的载体。

  退休后,刘子富生活节奏有所变化,不变的是民生情结和职业良心。多年来,他坚持到贵州各地进行深度调研,先后出版了全面系统介绍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贫困·忧思·奋起》、中国反腐败走势专著《居安思危》、探讨中国粮食出路的合著《路在何方》、中国扶贫攻坚走势的《热土》等6部纪实体专著。他说,这是一个老记者对社会的交代。

  最近,刘子富又走进毕节试验区,对试验区成立26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重大现实意义、指导意义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调研。恰似识途老马,又一次奔忙于他熟悉的磅礴乌蒙,大山深处,百姓之中……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