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代表侯朝茹: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www.workercn.cn2014-05-05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14年前,我们带着山里人的坚韧和年轻人的追求,去万里之遥的大西北‘丈量’人生。”4日,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35岁的新疆且末县中学历史教师侯朝茹在石家庄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2000年8月,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侯朝茹等河北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带着户口到万里之遥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截至2013年,该学院已有97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贵州、重庆、四川等地基层工作。

  近日,她们这批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的群体代表一起给总书记写信,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并表示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会有意义有价值。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总书记回信对我们肯定,大家都很激动,坚定了我们在戈壁滩上坚守的信念。”侯朝茹说,14年前第一次从河北保定到新疆且末,大家一共走了5天6夜,她坦言,“去之前没想到会那么遥远和艰苦。”

  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气候恶劣,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夏天几乎不下雨,全年沙尘天气达200多天,刚到时我们都出现了流鼻血、嘴唇干裂等症状。”侯朝茹说。

  “老师,这里风大天干,您要多喝水。”一次侯朝茹讲课时流鼻血、前排学生掏纸帮她止血的情景,十多年后侯朝茹依然记忆犹新,“心里说不出的暖意感动了我,也让我坚持留了下来。”

  最初几年,家乡同学们充满关爱的信件和问候的电话让她坚信自己的选择。“随着时间推移,落后的且末和内地差距越来越大,每每得知同学们在事业上的发展和生活上的富足,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觉。”

  侯朝茹说,一直有很多同学劝自己回来发展,有段时间她也曾委屈过,彷徨过。但她向学生承诺过会留下来,“14年了,我们用行动兑现着对每一个孩子的承诺”。

  侯朝茹习惯说“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是她第一次走进戈壁滩时看到的标语。多年来她和一同支教的老师们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很多考取了首都北京的高等学府。

  岁月的坚守中,让侯朝茹难以承受与家人分离和不能照顾父母的愧疚。14年,她只在2002年和2007年两次回老家陪父母过了春节。

  采访中,每每提及她的学生们,刚才还因无法照顾父母流泪的侯朝茹瞬间露出开心的笑容,“新疆过年时,很多毕业回家的学生都会到家里看我,他们是一粒粒建设新疆的种子,每次一想起来就挺幸福。”

  侯朝茹坦言,“七·五”恐怖暴力事件后,家人和朋友的担心也曾经让她动过回乡的念头,“新疆的各族青少年是新疆未来社会的支柱,我们有责任教育好他们,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且末,如今侯朝茹已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丈夫是当年一同和她来这里支教的“校友”,孩子已有9岁。

  采访结束时,侯朝茹说,广漠的戈壁滩上,有一种植物叫红柳,它的根可以绵延几公里。“我们愿意做一棵棵红柳,扎根西部,坚忍不拔,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