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高大伟:青春无悔,角色有为
//www.workercn.cn2014-05-03来源: 企业研究
分享到:更多

    “12对12”干了36个月,抢出了A4L的调试时间;A4L、Q5项目提前1周实现SOP,把不可能的事儿变成可能……一次又一次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的战绩,则是整个团队对这位领军人最具情谊的回馈。

    “这帮兄弟很给力!”高大伟这样评价自己的团队。从1991年12月5日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的第一辆捷达A2轿车,到今天相继驶下一汽-大众生产线的600余万辆汽车;从1990年11月20日一汽和大众公司年产15万辆合资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到今天一汽-大众一展剑指150万辆之豪言壮志……正是一名名像高大伟一样的管理者与他们带领下的一个个团队,缔造出了属于一汽-大众的传奇。

    提起二十一年来的工作经历,高大伟最大的感触也许是——专业跨度很大。的确,从干技术转身做管理,后来又担任车间党总支书记兼工会主席,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不过,高大伟喜欢这种角色的转变:“不管哪个角色,认真工作,认真学,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不能流于形式。”

    这是上任伊始,高大伟给自己的底线。怎么能让党员群众感兴趣、动起来?对技术、团队管理颇有心得的高大伟将项目负责制这一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了他负责的党群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感觉到组织在想着大家。”为这,高大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一个又一个活动在车间里打响了。“走进二、三班”,让体力疲惫的二、三班员工在挥汗如雨深夜里看到了领导、骨干、党员跟自己在一起:“走进学生宿舍”,让独身打拼的年轻人在大年夜的饺子上看到了家的温暖:“走进困难户”,让困难职工在眼前的爱心捐款和长远的技能提升上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走近合作伙伴”,让外籍员工在办驾照、找住处等件件“小事”上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尊重与热情……

    此时的焊装车间仿佛是一汽-大众的缩影,展现出的是一家现代化合资企业背后有温度、有质感的人文关怀。

    把事儿做实了,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对于员工来说自然就是最大的说服力。在高大伟当党总支书记那段时间,车间里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比十多年内的总和还要多。

    热情有了,氛围有了,怎么让党群工作再上一个台阶?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的一句话让高大伟脑海中灵光一闪:把党员变成能人,把能人变成党员。于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成了高大伟的重要思路。那段时间里,金涛、徐飞、周明雪、樊宇、王德亮等优秀党员代表相继走上了焊装车间、一汽集团乃至国家的领奖台。高大伟觉得,这些优秀典型,对于焊装人来说,是车间的精气神儿;对于车间外的人来说,那他们便是焊装车间、是轿车二厂、是一汽-大众、是中国一汽!

    “卓越焊装,卓越团队。”

    从进了焊装车间,高大伟就把这句话刻在了心上。而今,他不但把焊装车间的党群工作干到全集团内最好的,甚至在全国都出了名。荣誉接踵而来。那段时间,高大伟总是抽出大块时间来迎接各级领导视察或是行业内外党群体系学习考察。不过,掌声响过,焊装人眼中的高大伟和党群人依然如故,朴实,诚信,坚韧,奉献,为着车间里一件又一件“小事儿”而奔波忙碌着。

    高大伟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还算有追求的人”。二十一年的成长中,不断变化的,是高大伟的角色。不变的,却是他一直的追求。当电工,技术比武要拿第一;做工段长,绩效考核要拿第一……“这么多年,是这些‘第一’支撑着我向前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能辜负自己的角色。”高大伟这样说。说到自己的成绩,高大伟一次次地感谢企业给予自己的平台与机遇,却很少提及背后的付出与汗水。

    从成立之初时的略显稚嫩,到砥砺前行中的羽翼渐丰,再到厚积薄发后的搏击长空——成长着的高大伟身上,似乎有着一汽-大众的影子。无论是电工、是班组长、是工程师、是党总支书记、是车间经理,角色之间,其实并没有明显的界定,对于高大伟来说,每一个角色都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中……(宗石 张勇攀)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