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开国劳模马恒昌:工业战线的排头兵(图)
//www.workercn.cn2014-08-07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马恒昌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中国工运活动家,是全国著名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和职工民主管理的创始人。

   马恒昌1907年生,家境贫寒,16岁进厂给日本人当学徒。因手艺超群,他被国民党联合勤务总部所辖的“五○四”汽车厂(后沈阳第五机械厂)招收为车工,1948年马恒昌秘密加入了党组织并被推举为车工一组的组长。

   车工一组在平津战役仍进行之时,于解放区沈阳积极投入到解放战争的生产建设中,那时仅有的修造能力被高度调动起来。一次马恒昌他们接到了一个修复17门高炮闭锁机的重要任务,当时外面有敌机轰炸,炸弹在车间旁爆炸,马恒昌手不离摇把,坚守岗位,感染了身边的组员,日夜奋战,提前5天完成了任务。

   1949年春,生产任务更重了。马恒昌带领车工一组倡议全厂开展“迎接红五月劳动竞赛”,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生产热潮。是年4月,工厂以马恒昌的名字命名车工一组为“马恒昌小组”,并授予小组第一面“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马恒昌小组从此诞生。

   1950年深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东北人民政府将工厂的一部分向北迁移。马恒昌小组第一个报名,第一批北迁来到齐齐哈尔,创建国营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二机床厂的退休老职工后来回忆,当时的齐齐哈尔市郊区十分荒凉,甚至有野狼出没,职工宿舍就在当时的郊区。工人们下夜班回宿舍,自行车上拴个铁桶,一边骑一边“咚咚当当”地敲桶,以震慑野狼。就在如此的艰苦环境下,边建设边制造,当年就完成了军工急需设备的制造任务。

   马恒昌小组深受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节节胜利消息鼓舞,于1951年1月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企业班组和工人兄弟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一石激起千重浪,全国18000多个班组、300多万职工的热烈响应。试想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制造业基础极其薄弱,那300万工人几乎就是绝大部分在岗的工人,甚至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及手工业工人。这一年,“马恒昌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下达给他们的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从1950年-1978年,“马恒昌小组”29年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他是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50年9月,在第一次工农兵劳模代表会议上,马恒昌小组作为“生产战线上的模范”,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小组,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先进班组,马恒昌本人也成为开国劳模。

   经历了自发—自愿—自觉的人生跨越,报效新中国,成为马恒昌一生的信仰。可以说知恩图报的朴素情怀是马恒昌为国家奉献毕生心血的基础,经历了旧社会25年的磨难,以及新社会的历练,直至升华到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的人生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马恒昌小组自1949年4月28日建组至今,虽已走过62个年头,仍然活跃在我国工业战线。他们曾以第一个试行班组民主管理分工,第一个组织工人技术研究会倡导班组技术革新,第一个倡议开展全国劳动竞赛,第一个制定和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第一个实行岗位责任制,而被誉为“中国班组建设的摇篮”,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