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陈子元的四个“第一”
//www.workercn.cn2014-03-28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资料图片)

  “你们光明日报能不能写写陈子元?他太值得写了!”这是邹先定教授第N次来电话向记者推荐了。

  70岁的邹先定曾任前浙江农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党委副书记,现任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宣讲团团长。他力荐的这位90岁的老者,就是中国核农学的先驱、中国核农学领域目前健在的唯一院士、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陈子元。

  “陈子元是我国核农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一位功绩卓著的农业教育家和德高望重的社会活动家。2012年,他入选‘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最近他又荣获浙江省‘最美老干部’称号,家乡宁波还为其塑立铜像。你说值不值得写?”邹先定在电话里强调。

  而在陈子元身后,则是一支2000多人的中国核农学“部队”。就像浓缩铀经核裂变挥发出巨大的核能一般,这支“部队”的能量堪比千军——

  全世界核诱变的3000多个作物品种中,中国占900多个;全国作物耕种面积中,核诱变育种的耕种面积达20%;全国核诱变育种的油料作物每年达10多亿千克,核诱变育种的粮食每年增产达30亿千克。

  基于此,中国被公认为是核农业大国。国际原子能机构这样评价:中国的核农学走在世界前列。

  这一切都与陈子元有关。

  2013年11月14日,记者来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敲开了东大楼216室的房门。

  创建我国农业院校第一个同位素实验室

  1945年8月,美国连续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两座城市瞬间摧毁,数万生灵顷刻陨灭。人类第一次见证了核能的巨大威力。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陈子元正在专注于自己的无土栽培试验。但他绝未想到,自己以后的人生将与原子能紧密相连。

  战争结束了,陈子元欢欣鼓舞,但他更为核武器所导致的生灵涂炭扼腕叹息。

  此时距陈子元大学毕业才一年,而正是这一年的工作使他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上海农科院园艺所王化研究员考证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陈子元的大学论文《植物的化学培植》中的“化学培植”就是无土栽培。

  陈子元1924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宁波,他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个建厂生产骆驼绒的爱国实业家。陈子元聪颖过人,仅用4年就跳级读完了6年的初高中课程。

  1944年,陈子元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毕业,因为父亲的工厂被日本人强行征用,他又坚决不肯与日本人合作,遂离职在家。

  这个有着10个子女的家庭很快陷入经济窘境。作为长子,陈子元只好挑起养家的重担,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上海四维化学农场,跟随匈牙利籍植物生理学家蔡古从事无土栽培试验。

  “试验很成功,无土栽培的番茄很受上海餐馆的欢迎。”陈子元追忆道。

  然而,陈子元却未能沿着“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的路走下去,他走上的是一条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学术之路。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一年后,法国科学家贝可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

  人类从此进入原子时代。

  1927年,瑞士科学家缪勒尔提出原子能对作物种子诱发突变将在植物改良上发挥重要作用。次年,斯达特勒利用X射线实现了对玉米和大麦的诱变。

  原子核技术被用于农业,核农学由此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陈子元转入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合并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任讲师,1953年院系调整时调入浙江农学院,此后无论是1960年学校改成浙江农业大学,还是1998年浙江农业大学并入浙江大学,他都一直在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958年,我国农业院校纷纷把课堂搬到农村田头。这年10月,浙江农学院师生奔赴农村,陈子元作为一个大队的大队长率领部分师生来到浙江金华,开始了中国高校历史上奇特的办学经历。

  然而下农村才两个月,陈子元便被紧急召回,一项新任务落在了他的肩上:学校选出8位青年教师由他带队赴上海接受培训。

  正是这次培训彻底改变了陈子元的学术道路。

  1956年,我国第一个12年科学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原子能和平利用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随即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次培训正是由此而来。

  陈子元和同事来到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参加了“原子能和平利用讲习班”,主讲者是由苏联原子能局局长泽维斯基为组长的16位核技术专家,讲习班分设10个专题组,陈子元被分在同位素农业应用组并任组长。

  两个月的培训结束,陈子元回校后马上受命组建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开始了我国核农学艰苦卓绝的先驱之旅。

  1959年,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虽然建成,但条件异常简陋,实验仪器短缺。实验室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边建设边工作,边开展科研边培养人才。

  初创期的困难陈子元至今记忆犹新。同位素实验室建成后,在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的支持下,他们获得了放射源。

  1959年10月,农学院谢学民等两位青年教师受命从北京将放射源取回。由于条件限制,他们将放射源放在一个铅罐里,再将铅罐放在一只铅桶里,上下左右填满沙子随身携带,就这样乘火车回了学校。

  “回来后体检发现,白细胞急剧下降。”谢学民回忆道。

  核辐射给他们上了实实在在的第一课。

  “这下有人对放射性物质害怕了,甚至其他系有的人对同位素实验室避之犹恐不及,在路上遇到我们都要回避,担心我们身上有放射源会伤害他们。”谢学民说。

  核辐射确实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科学进步有时需要作出牺牲。放射源被送到实验室后,陈子元亲自上阵操作。“你们还没有结婚,我已经有孩子了,我来吧。”他穿上防护服,在铅砖的屏蔽下打开铅罐盖,取出放射源进行实验。

  中国核农学的探索就此开始。

  1960年,浙江农学院与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浙江农业大学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并创建核农学系——农业物理系,陈子元任分管业务副系(所)主任。

  在当时,农业物理系充满着神秘感,招收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又红又专,所学课程: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核物理、放射性测量等课目都以代号出现。邹先定就是当时被录取的学生之一。

  也正是在1959年,陈子元第一篇核农学论文发表在浙江农学院学报上——《用放射性磷研究桑苗吸收磷肥的情况》。

  就在中国核农学刚刚蹒跚起步时,中苏关系突然恶化,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撤回全部专家。同时,国内又连续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

  核农学研究由热转冷,一些高校刚成立的农业物理系纷纷下马,教师也纷纷离岗。

  陈子元在《陈子元核农学论文选集》自序中说——

  “原子能在农业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大家缺乏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又期待迅速取得科研成果,由此‘遍地开花’。经过两年多的工作,虽然得到一些研究结果,但在农业生产上实用意义不大。因而有的同志产生动摇,不想再搞下去,又回到原来的教学岗位。对此,我作了冷静思考,认识到必须充分考虑同位素科研工作的特点,找出一个能促进农业生产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在一片寂寥中,陈子元顽强地坚持着。刚起步的中国核农学领域只有陈子元等少数人孤独的身影。他们没有退缩。他们看到了这一研究对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找到一个符合核农学发展的课题呢?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