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份遗嘱延续的医患真情
//www.workercn.cn2014-03-14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在过去6年中,退休教师刘丽枫兄妹3人坚守着一条“家规”:每年过年去看望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苑玉清。

  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春节前,刘丽枫和丈夫吴珣代表兄妹3家人,去给苑玉清拜年。礼不重,就是一些水果。

  事实上,最近这几年刘家兄妹并没有什么事情要麻烦苑玉清,也没有找他看过病。他们之所以坚持看望苑玉清,是因为父亲6年前立下过一个特殊的遗嘱。

  故事还得从2008年说起。那年1月,76岁的退休教师刘昌祥因脑外伤被送进医院治疗。家人四处咨询,听从多位专家的建议后,去找神经外科专家苑玉清治疗。

  这次偶然的结识,开启了刘家人和苑玉清的缘分。当时,刘昌祥觉得,这位医生很“直”,说话没有弯弯拐拐的东西,因此很信任他。春节前,老人的伤治愈了,随后出院。

  女儿刘丽枫猜测,老人对苑玉清的信任,应该是出于一种直觉。对这位颇有名气的医生,家人原以为会很难打交道,没想到苑玉清一点架子都没有。

  几个月后,刘昌祥感觉胃部不适,再次住院。尽管儿女们在一些名气更大的医院“有很多关系”,但有了上次的相识,老人只认苑玉清,坚持要去找他看病。

  就这样,神经外科医生苑玉清收治了这位本该去消化内科的病人。他联系消化内科为老人做了检查,遗憾的是,老人的检查结果是晚期胃癌,已经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为了让老人平静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家属对老人隐瞒了病情,并在苑玉清的支持下,按照老人的意愿把他安排在脑外科住院。

  治疗期间,苑玉清经常到病房探望刘昌祥,安慰并鼓励老人。面对毫无治愈希望的绝症,苑玉清做得更多的,是让自己的病人减少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也正因为如此,老人一直没有产生对绝症的恐惧。

  2008年7月27日,老人去世。临终前,老人召集儿女到病床前,立下遗嘱:要把和苑主任之间的情谊延续下去,办完丧事后,一定要请苑主任吃饭,每年要去看望苑主任。

  尽管在老人生命的最后40天,刘家人是难熬的,但刘丽枫清楚,“是苑主任给了老人最后的尊严,使老人在去世的时候没有痛苦”。

  丧事办完之后,儿女们遵照老人的遗愿,请苑玉清吃饭。

  那个饭局至今让苑玉清难忘。当他走进餐厅的时候,老人家里老老少少二十口人,恭恭敬敬地坐在那里等他。“看到那个场景,真想掉眼泪。”苑玉清回忆说。

  在随后的6年里,刘家兄妹遵照父亲的遗嘱,坚持每年看望苑玉清。就在今年春节,刘丽枫远在外地的哥哥还提醒她别忘了代表全家看望苑医生。

  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苑玉清几度哽咽。这位外科医生做过无数的手术,与无数的病人和家属打过交道,他认为自己为刘昌祥老人做的事和为其他病人做的没有什么区别,他仅仅是尽了一位医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已。

  他更愿意把医患间的这段温情归因于“病人和家属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向别人坦言,老人去世前的那两天,他忙得都没时间去探望一下,但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却依然记得他。

  刘丽枫说,父亲看病期间,家人没有给过苑玉清一分钱的红包,但苑玉清依然尽心尽力。

  显然,不是每个家属都这样的。就在3月11日,一位次日就要上手术台的病人的家属追着苑玉清送红包,被苑玉清谢绝了。

  “我明白家属的意思,也理解他的心情。”苑玉清说,“我拒绝了红包,同时告诉家属,我会尽全力做好这台手术,请他放心。”

  “医患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复杂。”这位资深的神经外科医生认为,红包是很好推掉的,理由也很简单:“信赖比金钱重要,病人选择了我,就是给了我比金钱还重要的东西。”

  面对当下频频出现的医患纠纷乃至血案,刘家人和苑玉清也感到无奈。“我只是一个普通医生,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给病人看病。”苑玉清说。

  刘家人也异常珍惜和苑玉清这段难得的缘分。自从父亲去世后,刘家人便没有麻烦过苑玉清,也没找他看过病。“我们害怕现在这么好的关系变味儿了。”吴珣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