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永:“不成功、不收队”-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查中永:“不成功、不收队”

2020-08-27 22:23:11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不成功、不收队”——记边境缉毒老兵查中永

  “看查副满地打滚、疼痛难忍的样子,真的太难受了。”民警小周忍不住落泪。

  小周口中的查副,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边境管理支队边境管理处副处长查中永。一周前,查中永和同事在山上搜查毒贩藏匿的毒品时,不慎踩到马蜂窝。一时间,群蜂追赶,躲避不及。跑跑停停、往水沟里翻滚、往草丛里钻……查中永总算甩掉了马蜂,但身上被蜇伤近30处。

  输液一天、打针两天和持续服药后,查中永才慢慢好转。马蜂毒性不小,而对这名缉毒老兵而言,“踩到马蜂窝”算不上“麻烦”。无数次与毒贩交锋,查中永摊上的“麻烦”都可谓生死较量。

  “不成功、不收队”

  查中永2002年进入原西双版纳公安边防支队工作,2008年加入缉毒行列。在同事眼里,查中永办案时,抱着“不成功、不收队”的决心,力争侦破每一起案件。

  一次查缉行动中,查中永和同事获悉有人借助物流渠道贩运毒品,随后查获毒品55公斤。虽然缴获毒品,但没有抓到嫌疑人,案件不能不了了之。

  “我们禁毒的人,必须要把幕后链条挖出来打掉,给群众尽可能减少一些危害。”查中永决定深入查处这起案件,动身前往广东。

  只在外围无法掌握关键情况,查中永带领两名民警进入快递公司,化装成快递员侦查。一天中午,两名嫌疑人驾驶一辆小货车前来取货,并让查中永等人化装而成的快递员把货物搬上车。在固定证据后,查中永等人一举抓捕犯罪嫌疑人,查获毒品。

  整个过程听起来简单,却是查中永一行人煎熬14天换来的成果。他说,贩毒嫌疑人极其狡猾和谨慎,没有直接前来取货,而是不停周转,确认环境安全才提货。有时,嫌疑人会周转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由于破获多起重大案件,查中永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并荣获“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同事小郭说,查中永似乎是“为缉毒而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西双版纳州毗邻缅甸、老挝,无天然屏障,是“金三角”毒品流入境内的主要通道之一。那里江河交错,山峦跌宕,无数条小路和便道与境外相通。

  为熟悉辖区地形地貌,查中永经常实地勘察,哪里能走货车、哪里能走摩托车、哪里只能徒步……经年累月的积累,他成为同事口中的“活地图”。

  2016年8月的一天,查中永接到线报以后,带领专案组赶往边境一线摸排“大鱼”,把一辆轿车和一辆货车锁定为可疑目标。

  “一共两辆车,已经出发。”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查中永获悉两辆嫌疑车从勐海县勐阿镇驶往景洪市。侦查员一路驾车跟踪,当行驶至一条路的岔口时,两车突然变换前后位置,开始频繁绕路。

  “这是毒贩惯用伎俩,防止有人跟踪。我们按原定路线走,他们跑不掉。”查中永说道。

  果然,一个多小时后,迎面驶来一辆货车。“快,堵住它。”查中永果断下令,侦查员立即将嫌疑车辆迎头堵住,当场缴获冰毒20.19千克。

  侦查员小马说,有些查中永知道的路,毒贩都不一定知晓。在查中永看来,毒情风云变幻,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过家门而不入”

  虽然工作屡受表彰,查中永坦言,禁毒十余载,最难的还是保护家人。缉毒警察和家属很容易成为毒贩报复对象,查中永经常在外办案,只能时时叮咛妻儿注意安全。

  除担心家人安危,查中永也为生活中无法兼顾自己的“小家”而惭愧。有一次,他办案到凌晨3点回家,却发现妻儿不在,打电话问妻子才得知,儿子发高烧住院已经一周。

  “结婚14年,我们一家人几乎没有一起逛过街、买过菜。接送小孩上学都是妻子一个人。”查中永说。

  按照同事小郭的说法,查中永常常“过家门而不入”,即使办案地点离家很近,也常常顾不上回家。在儿子的印象里,爸爸总是来去匆匆。

  “不仅平时,过节他都总是不在,有时候连个电话也没有。”查中永的妻子说,“比如春节期间,他突然就接到任务要出门,后来问他年夜饭吃的什么,他说,泡面。”

  妻子没有抱怨,而是非常心疼。作为查中永的坚强后盾,她这样给丈夫打气:“老公,你在前方禁毒,我在后方守家。”

  在13岁的儿子心中,查中永是真正的英雄。他告诉妈妈:“我看我爸的奖章,一个大箱子都装不完。以后,我要像他一样。”(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安晓萌)

编辑:尹文卓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返乡“创客”加速乡村游复苏

    “疫情有所缓解之后,我这儿的民宿几乎每天都能订满。”正在院落里设计装饰的郭晨慧笑着说。她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前进村,过去以种植业为主,村民生活清贫。

  • 办民宿做电商 藏族大姐小康路上劲头足

    庭前花草葱茏,窗外可见雪山。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错高乡结巴村,43岁的次仁德吉经营着一家名为玛尼石的精品民宿。当下正值旅游旺季,9间客房已经住满客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