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创新没有天花板“双创”领域大有可为-时代骄子-中工网

人物

时代骄子

【中国梦·践行者】

潘强:创新没有天花板“双创”领域大有可为

2018-09-11 08:52:35

  从2014年进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习,到如今在分子铁电体方面的研究达到世界前列,“95后”的潘强只用了4年。

  通过学校的“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知名教授实验室”计划,潘强在大二时就进入熊仁根教授团队、游雨蒙教授课题组进行分子铁电体方面的研究。2017年,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他和团队所设计并经熊仁根教授与游雨蒙教授所指导的项目——《面向多晶态及薄膜应用的多极轴分子铁电体研究》成功夺得特等奖,潘强更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其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了《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dvanced Materials》上,影响因子分别为13.858和19.791。

  潘强被授予“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本人供图

  8月24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4周年之际,潘强被授予“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

  感悟化学魅力 坚定科研决心 

  人们都说,潘强如今的研究成就已经超过了很多博士生。在潘强看来,这些都要感谢当初的坚持。

  最初进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时候,潘强和大多数大学新生一样,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人生感到迷茫和困惑。

  大二学年,潘强有幸聆听了熊仁根教授所作的题为“从歪瓜裂枣到对称性破缺”的演讲报告,熊仁根教授的演讲让潘强对铁电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借着学校组织‘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知名教授实验室计划’的机会,我进入了游雨蒙老师课题组开始接触铁电体方面的研究。”

  后来,在课题组的学习与实验让潘强进一步领略到了铁电体的魅力。经过老师的大力指导和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潘强在铁电体合成与性质研究方面做出了几项成果,并且也取得了不少荣誉和成就。真切感受到化学魅力的潘强,默默在心里坚定了走科研之路的决心。

为了科研,潘强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实验里,他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人供图

  实验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成功的研究离不开大量的实验,大量的实验也意味着大量的试错。

  有时候,仅仅是某种原料多加了0.001g,或者是pH值差了0.1,又或者温度差了1℃,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潘强与团队成员为了找到并排除干扰实验的微小因素,可能需要耗费几天甚至数周的时间做上几十组对照实验。“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持着方向不断向前,即使毫无进展也不能躺在原地、自我放弃。”潘强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的准备过程中,虽然经历过多次实验失败,但潘强从不气馁,他认为,“实验应该看作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个寻找成功的过程。每一次的失败应当看作又排除了一种不可能、离成功又近了一步,而每一次成功应当看作是很多次失败后的幸运,不可沾沾自喜,更不可停滞不前。”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是一个需要不断锻炼、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为了把科研成果完美地展现在“挑战杯”的评委们面前,原本不善言辞的潘强开始努力在演讲上下功夫。

  练习,修改,再练习,再修改。演讲超时了,潘强就一遍一遍删减讲稿,逐字逐句精雕细琢。身体紧张,仪态不够大方得体,潘强就对着镜子一遍一遍纠正自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在潘强的努力下,答辩圆满结束,他和团队一起做的项目也获得了第十五届“挑战杯”的特等奖。

  科研需要信仰

  从大二到现在,潘强一直跟随熊仁根教授和游雨蒙教授进行科研工作,两位恩师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影响着他。

  “恩师们的教导,让我知道科研没有捷径可走,要始终保持对未知问题永恒的冲动与追求,要不断自省我们之于祖国的价值与意义,用科技报国的初心激励前行。”潘强认为,单纯的兴趣和好奇不足以支撑起任重道远的科研道路,做科研需要自始至终的坚持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潘强作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本人供图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他勉励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

  潘强认为科技创新正是新时代青年人应该建功立业的地方。潘强表示,“作为95后,我们从出生起就感受着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可以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绝不该是享乐的一代。青年是科学的希望,也是强国的力量。创新没有天花板,大学生在‘双创’领域大有可为。”

  如今,潘强正在东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尽管未来科研道路还很漫长,但潘强科研报国的初心仍在,“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钻研与努力,真正让新型分子铁电材料在信息存储、仿生微纳机械、柔性电子器件和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大放异彩,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喆)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十九·纪检人讲述追随马克...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孙杨担当“头条队长”

    黑色休闲西服、白色T恤,中国游泳队队长孙杨9日增添了一个新的头衔——“头条队长”,他表示他会继续专注游泳,做一个“优质、正能量的中国体坛领军人物”。

  • 王曦雨夺得美网青少年女单冠军

    9月9日,在2018美国网球公开赛青少年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曦雨以2比0战胜法国选手比雷尔,获得冠军。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大满贯赛事青少年组女单冠军的中国队选手。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马云老师, 阿里巴巴第000001号员工

    “教师节快乐!”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以此为题,向客户、员工和股东以及公众发布公开信宣布:一年后,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 接任马云:创造者张勇和他所改变的阿里巴巴

    马云在公开信中高度评价张勇:在担任CEO的3年多中,张勇以卓越的商业才华、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超级计算机一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带领阿里取得了长远发展,连续13个季度实现阿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已经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出色的CEO。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