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艾合买提:当代治沙新愚公(图)
//www.workercn.cn2014-06-03来源: 新疆日报
分享到:更多

艾合买提·努尔在葡萄园查看丰收的果实(资料片)。沙雅县委宣传部提供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想象不出,一望无际的葡萄架下竟是一个个几千平方米的沙包。27年艰苦治沙,27年奋力植树,村头绵延数十公里的茫茫沙海竟变成了数千亩遮天蔽日、果实累累的木纳格葡萄园。位于沙漠边缘的沙雅县红旗镇古再勒村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村”。

  这就是艾合买提·努尔,一位当代治沙“新愚公”用心血和汗水与乡亲们共同写就的人间壮举。

  “我一定能把沙包治理好”

  4月22日下午,我们在红旗镇古再勒村见到了今年49岁的艾合买提·努尔。他身材不高,黝黑脸庞,说话很平缓,有时甚至听不大清楚。没想到,赫赫有名的治沙“愚公”,原来是一位如此平凡普通的维吾尔族农民。

  说到治沙,他说那都是20多年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小伙子,当时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一定要把村头的沙包治理好。”

  “古再勒”是维吾尔语,汉语的意思是“美丽”。古再勒村,就是“美丽的家园”。

  但是,上世纪80年代的古再勒村却没有任何美丽可言。村子紧挨着沙漠,村头是一片绵延数十公里的沙包,每年总有几场肆虐的狂风携沙卷土,村民们苦不堪言。

  艾合买提记得很清楚,1983年春天,一场铺天盖地的狂风卷着漫天黄沙,一夜之间埋掉了父亲和几个哥哥辛辛苦苦种植的500亩葡萄,家里的5间房子有4间被埋得只剩下屋顶,村里的1000多亩小麦全部被压在了沙子下面。勉勉强强坚持两年后,艾合买提家被黄沙掩埋的4间房子全部倒塌,哥哥和姐姐无法忍受村里的恶劣环境,举家迁往乌鲁木齐,村里的几十户村民也先后含泪离开家园。

  那时的艾合买提是一位裁缝,从1982年开始为乡亲们做衣服,每年都有几千元的固定收入。他很想为治沙做点事情,但还不到20岁的他又不知能干什么。村里人对他说:“别费那个心思了,好好当你的裁缝,以后做一个服装设计师,全家人都有好日子过。”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