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东:扎根大山深处 叩开宝藏之门-劳动奖章-中工网

人物

劳动奖章

【重访最美职工】

张怀东:扎根大山深处 叩开宝藏之门

中工网记者 孙仕奇
2019-05-07 10:58:56

  提起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张怀东,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张怀东的确是个“牛人”。他承担的地勘项目大多都能找到矿,而且找到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金寨沙坪沟巨型钼矿。张怀东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全国地勘行业最美地质队员、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被同事誉为找矿“福将”。

  道是华彩,实则艰辛。在鲜花和掌声背后,是他扎根绵延千里的巍巍大别山,27年如一日,将青春热血挥洒在了大山深处。27年野外风吹日晒,27年磨砺与坚守,大山深处不只埋着矿藏,更沉积着张怀东27年兢兢业业、以队为家的厚积薄发与艰辛付出。

  厚积薄发,心中宝图初用武

  人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1992年,张怀东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当时我国地勘单位正陷于低谷,张怀东每月只领不到300元的基本工资。看到队里有人跳槽、有人改行,他也曾动过心,可最终还是被老一代地质人“三光荣”的奉献精神和队领导的真情挽留打动,张怀东选择了坚守。

  在那段时间里,他利用各种机会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地质填图、编录、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写,他都游刃有余。掌握大量勘查资料,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寻找矿床,是地质人的看家本领,渐渐地,他心里的那张大别山的藏宝图愈加丰富多彩。日子久了,张怀东渐渐发现了找矿的乐趣,“地质包里的各种标本对我来说,有一种等候揭晓的神秘感。”

  从2000年开始,张怀东在大别山区从事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及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他对矿床学、找矿勘探学、区域成矿理论等专业知识有了深入掌握,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地质资料。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给地质找矿工作带来了第二个春天。313地质队成功申请到国家项目,为濒临资源枯竭的琅琊山铜矿寻找深部接替资源,队里决定由张怀东担任该项目负责人。

  韬光养晦,厚积而薄发,张怀东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从2006年8月开始,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带领项目组对该地区以往地质资料进了细致分析和重新勘查,利用新成矿理论和物探成果,确定以矿床底部接触带为主攻方向,寻找深部隐伏主体矿。经过3年不懈努力,在-500米以下岩体底部接触带发现新的隐伏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体,从而新增333级铜金属量约8万吨、伴生金2吨,使老矿山获得了新生。

  潜心钻研,巨型钼矿新突破

  2007年5月,313地质队承担了安徽省地矿局正式下达的“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普查”项目,张怀东出任项目负责人。

  此前,张怀东曾经在沙坪沟外围地区做过两轮地质勘察,对这一带地质地貌情况已经非常熟悉。沙坪沟地区一直吸引着地质找矿人的注意,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普遍存在铅锌异常现象,不过多年来这一地区始终没有发现具备开采价值的大矿。地质人甚至用“到处是星星,看不见月亮”来形容当时的窘境。

  接到任务后,张怀东和项目组的同事们翻开上世纪一本本纸页泛黄的地质资料,在前辈们留下的字里行间苦苦寻觅,反复分析、研究。同时,他根据自己10多年来在大别山区工作收集的各种材料加以系统总结。“对于钼矿的认识,以前我也只是在教科书中略知皮毛,为了增加感性认识,我与省局专家们一起多次远赴国内著名的钼矿产地实地考察。”通过与国内同类矿床进行对比,张怀东坚定地认为,金寨沙坪沟地区具备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条件,在进行了大量的专项蚀变填图、探槽揭露等工作后,他果断建议实施深部钻探验证。

  2008年9月4日是个令张怀东永生难忘的日子。他跟往常一样,吃完早饭后,走了一个小时山路来到钻机平台。奇迹就在这一天发生了。512.16米处发现了钼矿!凭着张怀东在以往地质勘查中对钼矿的认识,他深信发现了厚大钼矿体。首孔即见近700米厚的工业钼矿体,之后的4个钻孔又孔孔见矿,这一重大找矿突破,首次改写了大别山区东段无大矿的历史。

  经实验室化验,送去的40件样品全部达到钼矿工业指标,“听到这个结果时,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心情比中了五百万大奖还高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怀东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此后,张怀东带领项目组人员常年驻守深山,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11年5月24日完成钼矿详查野外工作。历时4年,一个钼金属资源量达245万吨,潜在经济价值数千亿元人民币,达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巨型钼矿床就此诞生。“能够发现一个大矿是每个地质人的梦想,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并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艰难困苦,地质科研结硕果

  地质勘探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勘探员需要极强的探索求真精神。钻山沟、爬险坡、进深山……“我们往往不走寻常路,一般来说,越险越偏的山区有‘新鲜’石头的可能性越大。”张怀东说。

  因为是在野外工作,所以地质勘探员的饮食和作息极其不规律。“中午吃饭不方便,往往是馒头就咸菜或者是干吃方便面,冬天时的凉馒头实在是难以下咽。”张怀东的身体也落下了关节炎等大大小小的病根,甚至,还因此动了两次手术:一次是急性阑尾炎手术,一次是胆结石手术。

  1998年至2002年,张怀东一行在沙坪沟钼矿床外围进行勘探,由于交通极其不便,他们选择在山上一个相对安全的冲积平台上安营扎寨。

  2001年盛夏的某一天,半夜12点多,劳累的勘探员大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别山山区毫无征兆地突降暴雨,伴随着的是来势汹汹的泥石流。高处钻机平台上24小时作业的勘探队员最先发现了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酣睡中的张怀东在队员的大声呼喊中惊醒,与此同时,他听到了泥石流滚滚而下的巨响,于是飞速往帐篷外跑。

  就在他们撤离几秒钟后,帐篷瞬间被摧毁。“如果钻机的队员不喊我们,我们也会被泥石流一并冲走,甚至会丧命。”这样惊险的一幕,令张怀东永生难忘。

  对地质事业的执着终于带来了欣喜的收获。国土资源部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全国地勘行业最美地质队员、2017年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一块块金光闪闪的奖牌和一个个让人称羡的荣誉无一例外地被张怀东囊括。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是地质勘探员的“三光荣”精神,也是张怀东一直以来的信仰和精神指引,“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要为地质事业奋斗终生。”张怀东坚定地表示。

  重访最美职工:

  洪家光:飞机“心脏”的守护者

  农加贵:扎根“麻风村” 做大山孩子的领路人

  军工绣娘潘玉华

  相关专题:

来源:中工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王俊凯和运动健儿合唱歌曲 为青春发声

    5月4日晚,《我们都是追梦人》—2019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在CCTV-1综合频道晚间黄金八点档准时播出。整场晚会明星众多,亮点纷呈,其中王俊凯的参与格外引人注目,因为此次他不仅要和三位世界冠军合唱歌曲《青春跃起来》,还要和多位前辈搭档主持,双重身份的切换。

  • 易烊千玺热血开场振奋领誓 传承百年五四精神

    湖南卫视“新青年 耀青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艺晚会上,易烊千玺身穿牛仔外套内搭浅紫纯色T恤少年气十足,携手百人校园乐队唱响《追梦吧,青春》,为晚会带来一场青春洋溢的开场秀。少年演绎无畏青春,唱响五四主旋律,书写时代新篇章。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辛劳致富“90后”

    从家境贫穷上不起学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率先脱贫致富,对于安徽肥东县响导乡宋盛村的农家小伙司武强来说,过去的10年是不断奋斗与收获的10年。 10年前,初中毕业后的司武强被迫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

  • 刘杨:守护独居老人的安全

    最近大火的电视剧《都挺好》里,苏大强的老婆在家打麻将,和了牌一激动,去世了。后来苏大强的老朋友老聂在家,突然晕倒,中风了。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家的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公共问题。“守护侠”是一款智能化的家用安防产品,我们研发这款产品,就是要解决未来中国上亿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