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是如何炼成的?——“五一”节探访劳模师徒-劳动模范-中工网

人物

劳动模范

匠心是如何炼成的?——“五一”节探访劳模师徒

2018-05-01 17:30:02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 题:匠心是如何炼成的?——“五一”节探访劳模师徒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有这样一群劳动者,师父是劳动模范,徒弟也是劳动模范。他们在对技艺不懈追求的同时,也传递和升华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心品格。

  青蓝相接,共铸辉煌。古老的师徒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风采。

  坚守:焊花里练就“心枪合一”

  在中国中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欧清莲和易冉有着神一般的巧合:欧清莲1982年进厂,易冉1982年出生;她们既是同事,又是师徒;前者2005年获得全国模范荣誉,后者时隔10年也获得这一荣誉。

  “一个干干瘦瘦的小姑娘,大家都觉得她干不长久。”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易冉,师父欧清莲说。

  然而,这个当初不被看好的徒弟却很争气,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电焊高级技师、中国中车“高铁工匠”“首席技能专家”。

  在技术院校学习焊接的易冉,18岁一毕业就进入了现在的中国中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工作,被分在欧清莲所在的底架转台班组。这个班组全部要蹲着干活,一蹲就是1个多小时;大热天还要穿两层防护服、戴口罩,“焊缝就在脚附近,铁板都是滚烫的。”对于患有腰疾的欧清莲来说,从蹲着工作到站着休息要扶着墙才行。

  初到单位1个月,临时“赶鸭子上架”的易冉就在市级技能比赛上拿到亚军,但艰苦的工作环境还是让她多次打起退堂鼓。每当这个时候,欧清莲就鼓励她:“有些快退休的还没你焊得好。”在易冉遇到焊接难题时,欧清莲会手把手指导她如何摆动手,防止焊处鼓包。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师父的指导、鼓励加上勤学苦练,易冉很快成为当时集团内最年轻的高级技师。2007年,她攻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轴重的澳大利亚FMG敞车试制难题,为中国铁路货车产品在海外树立了品质标杆,赢得了口碑。

  从师父那里,易冉学到的不仅仅是手艺、技术,还有对“心枪合一”工匠精神的追求和坚守。

  “欧姐是倾其所有,全方位地带我。”易冉总说自己是单位师徒制传统的受益者,如今,她也像师父一样,向一批批年轻焊工徒弟们传授着看家技艺。

  钻研:在薄如纸张的钢板上“绣花”

  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班长张冬伟神情专注地在薄如纸的钢板上“绣花”。

  因为这手“绣花”的手艺和贡献,这名“80后”工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成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2017年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

  2001年,从技校毕业进入沪东中华造船工作的张冬伟,被分配到了“青年班组”,“带头人”是后来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十大工人发明家”“上海工匠”的秦毅。

  液化天然气(LNG)船是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其建造技术以前只有国外极少数船厂掌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船上的殷瓦手工焊接难度令人心颤:殷瓦钢是一种耐超低温的钢材,大部分只有0.7毫米厚,薄如纸张,又极易生锈,在焊接中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泄漏爆炸。

  10多年前,在尚未有过LNG船建造经验的中国,要掌握这门技能,只能到国外求学。秦毅从日本学成后,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LNG船殷瓦焊接G证的工匠,向16名徒弟传授这项新技能。

  为了学好技术,张冬伟整天“粘”在师父身边,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连最小的细节都不敢忽略,“师父焊七八个小时,我就看七八个小时。”

  为了能在焊接时手上准、心里稳,张冬伟业余时间常去钓鱼,以此磨炼专注度。渐渐地,他在焊接时开始习惯进入“无我境界”,始终保持专注,一点点一丝丝地推进,掌握了在钢板上“绣花”的超高难度技能。

  师徒之间的传授,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

  “没有师父的言传身教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也希望将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自己的徒弟。”目前,张冬伟已带出了30余名熟练掌握多种焊接类型的复合型殷瓦焊工。

1 2 共2页

来源:新华网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揭晓 白先勇获特殊贡献奖

    当晚白先勇因身体有恙,未能来到现场。他以书面致辞表示,昆曲是“百戏之祖”,是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全民族来保护、发扬,而他是代表所有推动昆曲复兴之人士获奖。

  • 戚薇:弯路不一定要自己走

    北漂”戚薇在娱乐圈打拼多年并没有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最近一部优酷自制剧《北京女子图鉴》,刚一上线几乎一夜间将戚薇推至风口浪尖,想低调都难。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奋斗的感觉最幸福——记在农村创业寻梦的“80后”黎伟

    “我从骨子里喜欢田园生活,也一直有个梦想,让乡村环境更美,让乡亲们生活更好,于是返乡后经营起农村淘宝服务站,又发起了生态共享农场项目。”黎伟说。怕家人一时难以接受,起初,黎伟是瞒着他们回乡创业的,没想到淘宝服务站经营得风生水起,引来众多媒体关注。妻子在电视上看到黎伟的报道后,才明白为什么他的脸会晒得乌黑,又为什么长期回不了家。

  • 台湾“流浪博士”沪上觅就业(图)

    从台湾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已3年,傅及光仍每天“流浪”于台湾4所不同的大学兼职教课,拿着每节700多元新台币的时薪,还要面临寒暑假没有收入,很多福利没办法保障等问题。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