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刘瑞平:27年奋斗在讲师团的“战车”上
//www.workercn.cn2014-04-29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是一个多彩的季节,白云朵朵,鲜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4月13日上午,记者在阳泉市委党校,见到了阳泉市委讲师团团长刘瑞平。面前的这位学者型专家,是那样的谦和、又是那样的睿智,她语速稍快、却又娓娓道来,那一个个观点、一串串故事,就那么顺其自然地荡漾在春光里……

   1987年,刘瑞平四川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阳泉市委宣讲团工作,一干就是27年。90年代那几年,讲师团面临队伍不稳定的问题,1998年一下子就走了3个人,有的经商,有的调走。领导关心她,要给她换一个位置,但刘瑞平不走,她愿将一生都奋斗在讲师团这一“战车”上。

   她鼓励自己和大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理论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宣传思想队伍中,理论工作队伍是极为重要的队伍”,这“两个极为重要”是她坚守的信念,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与此相联,“讲台掌声起,论文获奖后,思绪纷飞夜,团友相逢时”是她生活中的乐趣。

   讲师团以理论宣讲为主。刘瑞平把理论宣讲看作是新时期引领社会思潮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活动,是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双向思想沟通的一种最便捷的交流方式。它直接面向广大听众,传播快、互动强、影响广,这对于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潮日益复杂。刘瑞平认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统一思想的难度越来越大。广大干部群众对于深层次、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理论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理论宣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理论能否深入人心、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很大程度上要看理论宣讲能否普遍打动人心。要做到普遍,就要有尽可能多的干部群众直接面对面地接受宣传教育。刘瑞平说,我们经常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自十八大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讲师团深入基层组织开展重大主题集中宣讲200余场次。

   要做到打动人心,理论宣讲者必须做到业务精,善于联系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组织宣讲内容,善于运用群众熟悉的典型事例阐明深刻的理论,善于和群众进行自然亲切的交流与沟通。精湛的演讲技巧、富有感染力的教态以及善于表达的讲演口才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使主讲人与听众产生互动、形成心灵共鸣,使听众感悟和接受深刻的道理。2013年7月,给阳泉师范学院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她讲的实在、精炼,学生们极少离场,还不时和她互动,效果很好。同时,理论宣讲对政治性、政策性要求很高,宣讲者必须做到政治上清醒坚定,牢记内部研究无禁区、公开宣讲有纪律,决不信口开河。这些观点都深深地浸透着她27年理论宣讲工作的体验与感悟。

   当然,刘瑞平认为仅靠讲师团讲课是不够的,引领社会思潮需要一支宏大的理论宣讲队伍。为加强“人才库”建设,她在领导干部和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中物色理论宣讲人才,创建了百人宣讲“专家库”,把党的理论宣讲“轻骑队”,延伸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集团军”。

   这些年来,宣讲之余,刘瑞平也潜心研究,发表过不少论文,也获过不少社科类奖项。2013年,她被评为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 “四个一批”人才。了解她的人认为她悟性过人,她自认是勤勉努力而来。忙的时候,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谈理论宣讲工作,回顾讲师团的历史,勾画讲师团的发展前景,记者深深感受到这位讲师团人对党的理论宣讲事业的责任心,一种不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性思维与自由王国探寻的使命感。(记者 王早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