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叶蓬:梨园承与传(图)
//www.workercn.cn2014-09-02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4 为祖师爷传道

  从戏校毕业后,叶蓬服从组织安排,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了鞍山京剧团担任主演。在那里,他扛鼎过许多老戏,也创排了许多新戏,“四年左右搞了六七个戏,导演兼主演,每一段唱腔都是我创作下来的”,叶蓬由衷感谢老师们打下的严实功底,台上台下,令他受益无穷。

  1978年,叶蓬奉调回到中国戏曲学院,39岁的他,开始反哺这片自幼成长的故土。

  第一堂课上,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学生:于魁智。这位今日红极四方的老生,彼时才刚入学。都是新人,能教出来吗?周围的人们,此刻都在凝望。

  回忆那时的光景,叶蓬坦言压力极大,“只能出成绩,大家伙儿都看着呢。就跟我祖父当年办富连成似的,说了就得办到!”

  于是,按照富连成的教学规律,叶蓬在教学中边实践边摸索。“培养演员就是筑一座大厦,每一块砖必须砌好,第一块没砌牢,绝不能砌第二块,上一句没落住,下一句不见面。”

  叶蓬在传统训练经验基础上,加入了更为科学细致的方法。“他主张先念大字,不挂腔,且将念字分为‘急读’和‘引长’两步,前者需高声有节奏地朗诵唱词,同步挂上尖团字,上口字,喷口字,每字都准确后,再‘引长’,即读出每个字的头、腹、尾,掌握字之全貌,掌握好吐字、归韵、收音的全过程,这样就打好了学腔的基础。”在一篇研究叶蓬教学方法的文章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文字。

  而富连成的“因材施教”,也同样体现在了他的教学过程中,“叶蓬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修养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低年级以形象示范为主,就像教孩子描红模子,重在模仿,日后逐渐理解消化。对高年级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以启发引导为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要使学生实现从死学到活用的升华。”就这样,夜以继日的倾囊相授,润物无声的细腻关怀,使一代代孩子蓬勃地成长起来。

  “他就像是我的父亲。”一向内敛的于魁智言语深情,并不克制,“我到现在这一步,都是他一口一口‘喂’出来的。他对我付出的心血难以计算。以前我经常在他家泡着,他特别疼学生,不但毫无保留地教我们唱戏、做人,而且照顾我们的生活,每次吃不完牛肉面不许走……从我内心深处来说,不但崇拜老师的艺术,也崇拜老师的为人,和老师接触的人都能感觉到,老师是非常绅士的,教学严谨,为人正派,极其谦逊。”

  数十年间,崇拜叶老师的并非于魁智一人,一代代学生毕业,一拨拨新生入学,叶蓬不问耕耘,但天道仍旧酬勤。2009年10月9日,国家京剧院畅和园嘉宾云集,当天上午,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老生演员集体举行拜师大礼,正式成为叶蓬弟子。这一天,被看作是近30年来未有的盛会。

  有人说,上天垂眷叶蓬先生——1949年以来两次最隆重的拜师仪式,他都是聚光灯下的亲历者。只是,47年的光阴荏苒,当年的青葱学生已悄无声息地步入暮年,成为了学子满天下的老师。这一年,叶蓬整整70岁。

  快门按下,相机真实记录下了那天的珍贵时刻。左边,是大弟子于魁智双膝跪拜,前额叩地的恭敬侧影,右边,银发如雪的叶蓬难禁感动,他起身去扶正在行礼的学生,温润的脸上早已是星光点点,老泪纵横。

  沧桑泪光中,我们仿佛窥见了过往之影。30余年,为祖师爷传道,他专心教学,淡泊名利;30余年,为梨园开枝散叶,他牢记祖训,忘我无私。

  作为梨园叶家的后人,他恪守着先祖留下的训言,将一生奉予京剧,又像一棵遒劲有力、葱郁蓬勃的大树,将自己深深扎进广博的土地,内心笃定安稳,为接续下一个春天,静默安守,无言付出。

  “我这辈子,是个平凡人,无非是按照祖父‘为祖师爷传道’的遗训,教了一辈子的学生而已。”

  思量深处,又蓦地记起叶蓬先生这句话,它和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馨香,依稀间,在耳边不断回响。(杨思思)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