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愚公修路(图)
//www.workercn.cn2014-09-01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走了。” 吃完饭,王振明撂下碗筷,冲老伴儿嘿嘿一笑,起身将小铁镐和小铁铲放进袋子,拄着拐杖朝屋后的大山走去。

  “都81岁的人了,图个啥哟!”老伴儿在身后絮叨。她也知道,自己再怎么叨叨,也拦不住丈夫上山修路。

  王振明是门头沟大台煤矿的退休工人,当年,他每天都能看到住在北岭的矿工翻过南山到矿区,要是绕山,就得多走四五倍的路。南山景色倒是不错,只是山上没路,攀山就靠一条冲水沟,得拽着树枝爬,遇上雨雪天,很危险。

  2005年开春,年过七旬的王振明脑血栓刚刚痊愈,就有了个大胆的设想——开山修路。他瞒着家人,悄悄买来铁镐、铲子,藏进布袋,每天上山,就说去锻炼。这一“锻炼”就是8年。

  王振明的拐杖一头装着镰刀,镰刀打草;铁镐凿石;铁铲垫土。他的“施工”时间是上午8时到11时,那时上下山的人最少。远远地看到有人来,王振明就停下活计,要么装作锻炼身体,要么躲起来。“也不是啥大事,没必要张扬。再说,我的初衷就是锻炼身体,顺便给邻居们做点儿好事。”

  修路不易。王振明沿着山上的排水沟先刨出石块,然后挖土、垫石、夯实,修整出台阶。山上石头虽多,却难得找到一块平整的,王振明得一镐一镐地敲平石头的棱角,一块石头常常要敲上两天;遇到几十斤、上百斤的石块,王振明搬不动,就先挖坑,再开“滑道”运石。铲土也不容易,早就被人踩实的土路铲子根本下不去,只能等到雨后路湿才能“施工”。

  直到2009年5月的一天,王振明修路忘了时间,老伴儿做好午饭迟迟不见人影,赶紧让女儿上山去找,家人这才发现了老爷子的“秘密”。

  全家人都反对他修路,王振明不以为然。“你们看我这几年走路也不用人搀了,上山修路既做好事,又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王振明据理力争,山路已经修了三分之二,他实在不想半途而废。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约法三章:“上山时必须带手机,必须开机,每天修路不能超过仨小时。”

  一晃8年,一条800多个台阶、一米宽的登山道在王振明手中诞生,山腰和山顶还开出4个面积约七八平方米的观景台——谁走累了,可以在这休息会儿,看看景。为了这条路,王振明用坏了各种工具近20件,双手老茧密布。

  “真没想到这条路居然是一位80岁的老人修的。”走过这条山路的人,都感激王振明,“老爷子简直就是愚公在世。”

  现在,“愚公”每天还扛着工具上山,修补山道。“维护比修建还费事,咱不能停。”(记者 袁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