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位大学教授的“推销员之路”:技术实用如何推广是难题
//www.workercn.cn2014-04-07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谁来当“白脸”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一线,相当一部分“彼此有意”的高校专家与企业曾遭遇“还没开始就结束”的窘境。为啥?企业出于减少风险考虑,不愿承担技术投入应用准备工作的费用,更希望实打实证明能派上用场再进入;大学教授不干了,技术应用准备需要的资金设备,算起来都是钱,凭啥我来担?谈崩之后双方回头想,要是有个“中间人”从中斡旋就好了,各退一步,二八开、四六开总能谈得拢。

  朱勇强的“推销”之路,最初凭着拍胸脯“产品没有效果不收钱”开拓出一家又一家合作企业,如今他依然从谈判订合同到技术指导一手包揽,急需会谈价钱的“白脸”。他总觉得,术业有专攻,让研究人员谈钱着实牵扯精力,有时也拉不下脸。如果能有更多专业人士参与,会轻松不少。更何况制订合理价格,根据企业特点选择付款模式,都是影响合作成败、能否可持续的关键要素,实在不适宜“兼职”完成。

  这一份期待,在经历不久前的“调价风波”后,更为急切。与一家纸厂签约谈判报价时,朱勇强想了半天,提出参照节能灯产业常用的“能源合同”方式,即不直接购买产品,而是从纸厂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后省下的成本中约定比例分成。最终,由于无暇估算这个合理的百分比,未能如愿。

  其实,上海推进产学研合作这些年,“朱勇强们”期待的“第三方”不少:几乎每一所高校的科研处都有专人负责,相关技术交易市场也有类似服务。令人遗憾的是,在“推销”技术的过程中,有的大学教授不知道或没想到,有的则有顾虑,比如这些“中间人”对自己的专业、技术了解多少,究竟能不能为其找到好“婆家”。提升服务知晓度和专业水平,迫在眉睫。

  “蓝色天使”哪里来

  朱勇强对酒精过敏,他还记得,曾为了推广技术跟企业打交道,饭桌上想搞好关系,硬着头皮喝下一瓶啤酒,喝完就倒了。后来厂方负责人对他说了一句话,“朱老师,你以后别喝了,只要技术好,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不用靠别的”。那之后,他再没喝过酒,更没敬过烟,如此特别的“推销员”一当就是8年。凭着这份底气,最多时,他把绿色造纸综合技术推广到几十家厂。然而接下来,如何让合作更牢固,却有点伤脑筋。

  他遗憾的是,虽然技术应用效果不错,可如今合作的厂家缩减到了个位数。“新技术落地合作,需要大量时间与厂家交流,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我和我的团队实在分身乏术。”朱勇强分析原因,“‘战线’长了,顾不过来。”下一步,他希望与厂方更紧密合作,不仅提供技术,也对企业里的技术研发人员开展交流和培训,“这样,每家企业都有我们的 ‘驻厂代表’,我们也能尽早掌握生产第一线的需求,及时完善技术。”

  除了这些内在拉力,他更希望与企业的合作能多些外部推力。在朱勇强眼中,如今大量可投入应用的新技术都与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紧密相关,要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转型动力,国家、地方相关部门能否有更完善政策体系。例如,很多已有规定中明确要“罚”,惩罚那些破坏生态的生产行为。在此基础上,能否更多些“奖”,奖励积极应用新技术的企业?比如,欧洲造纸领域有个知名的“蓝色天使”形象,若企业生产过程中,每吨纸耗水在3吨以下,政府允许企业在相关产品印上“蓝色天使”标志,标志着该企业对社会、对环境负起了更多责任,普通消费者日常购买时也更倾向于选择有“蓝色天使”的产品。如此,保护环境、创新技术的荣誉带来更多经济利益,令企业更有劲头。这些措施,值得借鉴。 (本报记者彭德倩)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