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张金哲:会变魔术的医生爷爷(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8-20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张金哲对术后患儿特别关注,每次到医院出诊都会首先进病房查看,仔细询问患儿术后的各种情况,并给出后续治疗建议。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如今已94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仍坚持每周到儿童医院出门诊、查房,这条通往门诊楼的通道他已经不知走过多少回。

  ▲张金哲家里有个“小作坊”,老人靠这个台钳发明、改进了50多项手术器械,“张氏钳”“张氏瓣”“张氏膜”曾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国小儿外科之父,但在成千上万的患儿眼中,他就是一个会变魔术的医生爷爷。

  北京儿童医院,每个周一和周四清晨,94岁的张金哲会从人流如梭的门诊大厅穿过,坐在诊室里出门诊。他清瘦高挑、白衣笔挺,口袋里永远装着一个诊疗时用的小耳镜,那是他变魔术的道具。

  “你看好了啊,它现在在我手心里,你再看看,耳镜变没了吧?我再给变出来啊。”当魔术吸引了孩子注意力,孩子不再哭闹,他会把耳镜递给孩子:“你玩玩这个?我玩玩你的肚子?”94岁的老人,手指依然非常灵活,就是坐在他旁边也看不出魔术的破绽。

  从医60多年,张金哲有一套自己琢磨出来的“接诊学”,至今每位病人进来,他都起身相迎,看完病起身相送。为了让病人一进门就知道是谁在为他看病,张老用醒目的字体在白大褂的左前胸描出5个字“外科张金哲”。每次换洗白大褂,字迹模糊了,他就用签字笔重新描一遍。“好的儿科大夫必须是爱孩子的大夫。”张金哲说,“什么叫爱?孩子长得丑,妈妈不嫌弃;孩子弄了妈妈一身屎尿,妈妈还是不嫌弃。为什么有的医生看到不听话的孩子,没说几句就烦了呢?因为不爱。医患交朋友谁应该先伸手?当然是医生。虽然现在每位大夫都有胸牌,但字那么小,哪里看得清?不告诉患者自己是谁,哪有交朋友的诚意?”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