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全国劳动模范、中科院院士余梦伦 :航天追梦人
//www.workercn.cn2014-08-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 , 我希望能多做点事”

  ——全国劳动模范、中科院院士余梦伦

  满头银发的余梦伦院士在航天领域是一个至今还在奋斗的传奇践行者。50多年来,在我国航天科研生产一线,从近程导弹到洲际导弹、从低轨道火箭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火箭的各种弹道设计中,余梦伦的身影几乎定格在每一个科技前进和突破的画面里。

  五十四年的坚守者

  每一个时代的进步,每一份成绩的突破,都需要有人坚守。

  余梦伦正是这样一位坚守者。他把生命的根牢牢扎在工程研究的第一线,一干就是54载。

  余梦伦1960年进入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长期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弹道科研设计工作。早在1979年,他就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研究员,余梦伦班组荣誉班组长。他当过最大的“官儿”就是工程组组长。然而就是这个班组长,凭借着精雕细琢、任劳任怨、顽强坚韧,筑起了一条“通天路”。

  1960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的余梦伦跨进了中国航天的大门。那时计算机技术还比较落后,弹道计算靠的是只能做加减法的手摇计算机,计算一条在今天只需一秒钟不到即可完成的弹道,在当时就要花上两个多月的时间。

  有一次,余梦伦在摸索弹道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为了尽快验证自己的设想和解决方案,在后续数周的时间里,他几乎一刻都未曾离开过那台手摇计算机。一次次计算、一次次修改,在计算机摇柄无休止的转动过程中,时间也在悄然流逝。

  当余梦伦抱着一叠的数据报告与同事交流分享时,人们这才惊奇地发现,一向清瘦的余梦伦,右臂似乎比以前“粗实”了许多,原来余梦伦在几乎不间断地转动计算机摇柄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右臂已经严重肿胀。当同事和家人劝他要注意身体时,他淡然地说:“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我希望能多做点事”。

  难能可贵的是,余梦伦将这种摇肿胳膊的劲头在一线岗位上一直保持了54年。

  谁都知道一线最辛苦、科研最难干,但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退去浮躁、坚守学术,需要精益求精、心无旁骛。为了这个梦想,余梦伦推掉了一次又一次离开一线岗位的机会,把自己永远定格在最低调、最前沿的位置上。

  如今已76岁高龄的余梦伦院士,依旧不辞辛苦,与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道坚持工作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新一代火箭成功立项、空间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实施、未来运载火箭发展规划都包含着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付出。

  危机时刻的坚定者

  1996年,我国采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的亚太一号A卫星,经济和政治意义都非常深远。发射前,美方提出发射安全问题不解决,美方人员不愿来中国参加发射工作。余梦伦在对飞行弹道安全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计算分析后,得出了安全方案是可行的结论,他以深厚的理论基础、充分的数据和大量的图表,说服了美方专家。

  当火箭点火起飞后,火箭的安全控制系统却显示出了“异常”。按照常规的做法,这时的火箭和卫星都应该是炸毁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使我国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在国际上的信誉也将一落千丈。危急时刻,余梦伦沉着果断,根据地面接收到的实时测量数据,经过快速缜密分析,他毅然做出了火箭飞行正常的定论,建议火箭按正常程序飞行。在场的人们都知道余梦伦说话的分量,飞行安全指挥听取了余梦伦的建议,火箭准确无误地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快速做出火箭正常飞行的分析判断,需要深厚的技术功底;向指挥官建议火箭正常飞行,则需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这一勇敢的决定标明着他的智慧与负责任的态度。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