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郑晋鸣: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www.workercn.cn2014-11-20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光阴匆匆,韶华易逝。一转眼,光明日报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的记者生涯已走到第33个年头,也留下了“老郑”的称呼。“老郑”的“老”,不是年龄大,而在于他的文章“老道”、有深度。因为每一次报道,他总是用发现的眼光和关爱的情怀讲述社会的温暖。

  郑晋鸣常常叮嘱年轻记者:“记者不能把新闻当作混饭的工具,记者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是跳动的生命。”为捕获最真实、最鲜活的细节,记者要始终冲在最前线,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是战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远在江苏的郑晋鸣坐不住了,震后第三天,他就把请战电话打给了报社总编辑。放下电话不到24小时,一篇《飞往汶川》的报道出现在《光明日报》上,汶川灾区多了一位年近半百、身着迷彩服的“战士”。5月17日,他随抢险部队徒步行走24小时,赶往映秀;5月19日14时28分,他出现在北川中学的哀悼仪式上;5月25日,他乘坐邱光华驾驶的直升机飞赴茂县抢救受伤的战士……震后的一个月里,郑晋鸣及其同事走遍了12个重灾区,稿子全部用手机写。震后一年中,郑晋鸣六进汶川,将灾区的所见所闻所感收录在《六进汶川》的作品集里,通过《震不垮的精神长城》等60多篇通讯,写出了一个灾难、希望、振奋相互交织的汶川。

  在郑晋鸣心里,新闻记者需要谨记两条:一是拼命写新闻;二是拼命写有灵魂的新闻。即使睡觉的时候,郑晋鸣也不忘在枕边准备一支笔、一张纸,一有想法,就爬起来一一记录。任何细小的新闻线索,郑晋鸣总能敏锐地捕捉到。

  2012年7月,中宣部组织中央新闻单位编辑记者进赣州,郑晋鸣也在其中。在赣州采访时,郑晋鸣偶然听说村里有个乡村教师叫胡永钊,常年在大山深处教书。郑晋鸣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最美乡村教师吗?”于是,他带上一壶水、一支笔、一个笔记本踏进大山,重走胡永钊从家到学校的教书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连绵起伏的大山荒无人烟,山头连着山头。天渐渐黑了,山里的夜晚静谧、空灵,郑晋鸣的心被山村贫瘠的教育刺得生疼,同时被胡永钊的感人事迹温暖着。夜晚回到住处,他含泪写下了《走不尽的山路,抹不完的泪》。

  “进入互联网时代,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也更加便捷,但只有深入现场,用心去感受,才能写出感人真切的故事。”郑晋鸣总是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

  尽管连云港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的故事,14年前就有过报道,但今年8月,郑晋鸣还是带着5个学生赶到连云港开山岛,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与王继才夫妇同吃同住5天,写下《王继才夫妇28年孤岛守海防》《两个人的五星红旗》等多篇文章,引发社会向王继才夫妇学习的热潮。

  从成为记者那天起,郑晋鸣凭着两条腿和一支笔,丈量着祖国的大江南北,发表各类稿件万余篇。写下《孔繁森生命的最后十四天》《英雄的感召效应》等感人的文章,塑造出汶川大地震英雄机长邱光华、大地活雷锋赵亚夫、一辈子只教书育人的江苏科技大学教授景荣春、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的盐城师范学院教授王强等典型人物,弘扬了社会的正能量。

  “当了半辈子的记者,我每天都坚持写一篇稿件。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写稿。”郑晋鸣的身上一直充盈着一种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特别能战斗的新闻勇士的精神和气质。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许学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