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育平:拍挂历的人(图)-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贾育平:拍挂历的人(图)

2017-11-08 13:59:49

  3

  做商业摄影要“讲信用”

  贾育平做商业摄影很重信用,从来不“一个姑娘许好几家”,也曾有人花高价“挖墙脚”,但他从来没答应过。在采访中,贾育平反复强调要“讲信用”,这也是他在众多模特里特别喜欢冬子的原因之一。

  冬子是北师大毕业的,当时在一所学校里教语文。她跟贾育平拍摄时特别守时,每次都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贾育平家(贾育平多年来一直坚持晚七点左右睡觉,早晨四五点起床的习惯)。贾育平教冬子的时候她总能很快领悟。贾育平亲力亲为地培训模特、设计造型、动作。他说:“再美的人也有角度不好看。”说着他站了起来,摆了个造型。贾育平会在模特来之前做好研究,自己做笔记、画图,针对不同的模特设计相应的动作。“贾老一人身兼摄影师、服装师、造型师、化妆师和灯光师数职。”那日松这样评价。贾育平经常一次约三个模特来家拍摄,一是怕别人说闲话,二是三个模特轮流化妆、拍摄,能节约时间。

  当年坊间流传着一句“美女要出名,就找贾育平”的“名言”。其实贾育平的给模特的费用是最低的。别人给三五百,他只给模特一二百,但模特们还是喜欢找他拍。王姬、颜丙燕、何赛飞等演员都曾做过贾育平的模特。贾育平曾经在自述中写道:“北京人艺的青年演员王姬,上世纪80年代想去美国。去了五六次美国大使馆都被拒签了,最后一次使馆的人(这里的美国人每位都是中国通,中国话说得比中国人还清楚)告诉她,如果你能让人艺出材料证明你是有名的演员,我们就给你签证,或者其他的单位也可以。一开始难坏了王姬,后来她翻出六七本杂志,封面都是她自己,都是我拍的。交给美国大使馆后,立刻被准签盖章去了美国。王姬走(出去)了,才有后来的《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连续剧,并在全国引起轰动。”

  模特们喜欢找贾育平拍摄,因为贾育平拍出来的照片受欢迎,这些青年演员或者艺术院校的在校生拿着照片也是一份资历。贾育平善于琢磨、勤于动手。他曾经花了200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了一本人像摄影书自己钻研,也经常自己制作道具:模特穿的“乞丐服”是他买来布,放在脸盆里用茶水蒸煮做旧的;戴的帽子是用蛋糕盒做的;模特穿的白色泳装,是贾育平上世纪九十年代花一千多人民币从法国专门买回来的。

  拍摄完之后,有时贾育平会带着模特吃涮羊肉,他不舍得多花钱又不愿意让模特吃少了,只能自己少吃点。“有一回,他带着一个北京女排的模特去吃涮羊肉,结果模特太能吃了,给老爷子心疼坏了。”唐戎对吃涮羊肉这事印象深刻。

  2000年之后,贾育平不拍挂历和杂志封面了,专注进行风光摄影。他也带了很多学生,其角色也从原来的“独行侠”变成了师长。贾育平经常带学生出去采风,采风之后还会给学生讲解如何改进照片。

  “关门”弟子唐戎就是2000年的时候拜师的,那时他正好30岁。此前,唐戎看过贾育平的作品,觉得贾育平的照片正是自己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的,他“脑子一下木了”,决心拜贾育平为师。唐戎现在回想起贾育平收他为徒时的情景,还很激动:“当时我陪父亲去参加老摄影家协会的聚会(唐戎的父亲是摄影家唐琦)。父亲把我引荐给了老爷子,想请他收我为徒。当时贾老师看完我的照片摆了摆右手……”唐戎说着伸出右手摆了摆,仿佛昨天刚看到这个动作一样。“我当时以为没戏了。结果老爷子告诉我:‘我下次去拍摄,你跟着我吧。’”当时唐戎还有事要去北京摄影家协会,便坐地铁从万寿路到和平门。“回来的路上,我坐在地铁的角落里,眼泪就下来了,太激动了。”之后唐戎随父亲去拜访贾育平正式拜师。“老师跟我强调三点,不许说瞎话、遵守时间、热爱摄影。”唐戎回忆着,眼睛有点红了。

  贾育平每次采风之前,自己会在家打长途电话安排好一切。“光长途电话费就能打出去一二百。”唐戎对老师的事情都十分清楚。一次,贾育平带着学生去梅园采风,从一家超市出来的时候看见路边有个6岁左右、戴着厚厚眼镜的小女孩,便赶快叫来唐戎说:“要是让她拿一份英文报纸,用侧光照肯定好看。”唐戎仍然记得这件采风中的小事,因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琢磨摄影。”

  贾育平带学生出去采风从来不收学生们的钱,反而还自己掏费用。老伴李岫后来也爱上了摄影,她跟贾育平去澳大利亚拍过海浪、去梅里雪山拍过“佛光”,还去内蒙古拍过马群。李岫在朋友的帮助下也出版了自己的影集。“我67岁开始学摄影,70岁开始学电脑,做后期。”李岫指了指敬老院房间中的电脑,朗声说。

  贾育平没有孩子,但是他不觉遗憾,因为摄影是他一生的伙伴,他从自己的摄影人生中收获了足够的快乐和满足。 实习记者 袁新雨

  补白

  挂历曾风靡一时

  挂历的雏形是古罗马时代的“讨债本”。当时的放债人会按月、日在本上记录欠债人的还款信息,这种按月日排列并附有记事栏的形式很快被很多其他行业借鉴。中国挂历的雏形“月份牌”则诞生于清末,一些画家在年画中融入商品广告,并配有中西对照历表。

  现代人熟悉的挂历(月历)1949年前还没有出现。1949年后,挂历往往作为涉外公司的宣传手段。粮油、纺织、茶叶等公司多于圣诞节前一个月印制大量的挂历,运送到海外用以宣传。那时的挂历是非卖品,广大普通家庭难得一见。后来,各出版社竞相开印挂历,许多个体经营者也加入到印刷挂历的队伍中,很多家庭开始使用挂历,但质量上乘的挂历仍然受到人们的追捧。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挂历走进了千家万户。每个家庭都有一本或者多本挂历,并且有些家庭还会因悬挂一本用纸精良、画面漂亮的挂历而感到自豪。因此,制作精良的挂历成为最受百姓们喜爱的年节礼品。拜访亲戚朋友时,在水果点心等常规礼物之外,再送上一本挂历,不但送礼的人有面子,收礼的人也会特别高兴。有意思的是,那时家中挂历的档次直接体现了一个家庭的各项水平和指标。

  辞旧迎新,人们会换上新挂历,但旧挂历一般不会丢弃,而是另有“重用”:有的家庭把旧挂历铺在写字台上,然后再铺上绿色毛毡,垫上玻璃板,这样的写字台才看着舒服,用着顺手;也有家庭把挂历垫在大衣柜里,看起来干净整洁,又能起到防潮的作用;还有的人用旧挂历给家里的学生包书皮,厚实的挂历纸足够孩子一个学期的折腾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麦当劳曾经举办过收集废旧挂历捐赠给厂商,用以制成盲文书籍的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

  随着挂历的普及,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名人语录到祖国的风景名胜,再到世界名车,题材多样。但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还要属“美女挂历”。人们戏称其为“大美人儿”。那时的明星也都爱参与这种挂历的拍摄,斯琴高娃、陈冲、巩俐等都拍摄过挂历照。在那个视觉传播不发达的年代,挂历上的图像是人们认识“美”的重要途经。挂历上的“美人儿”们也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 实习记者 袁新雨

1 2 共2页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周琦 痛并快乐着

      昨天,在NBA常规赛上詹姆斯·哈登拿下生涯最高的56分,助火箭27分大胜爵士、豪取三连胜继续占据西部榜首。周琦在最后一节打了4分39秒,拿下4分和1个篮板,还完成了NBA生涯第一次暴扣。不过今天,火箭队官方宣布将周琦下放到发展联盟球队里奥格兰德河谷毒蛇队。

  • 赵立新 12年后再把 《父亲》请上台

      由琨宁文化、精英娱乐、希肯琵雅出品,尤雅担任制作人,赵立新导演,赵立新、金星联袂主演的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名剧《父亲》,11月29日至12月3日将在保利剧院上演,之后移师到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李文生、张静夫妇的绿色承诺(图)

      “我们是新来的。到明年春节前,我们的绿色农产品都在这里展示、销售,您看需要买点什么?”东三环外,华威桥畔,李文生、张静夫妇站在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的柜台里笑迎顾客。

  • 马楚桂:国际贸易规则有了“中国方案”

      三马集团总裁、湖南省汽车服务业商会会长马楚桂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十九大报告后对记者说,“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