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王炜:同时代的写作
//www.workercn.cn2014-08-28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各种未来”:主题僭越

  当下诗歌越来越多的闹剧色彩正应和着一种关于它的盲肠印象:敏感、脆弱、扮演伤害,但似乎不妨碍割除,因为它们正逐渐与现实全面失联。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呼吁一种当代人的现实关注,而非被简化的现实主义诉求。

  阿甘本认为:“那些真正地属于时代的人,是那些既不合时代要求也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人……必须坚守他对自身时代的凝视。”“各种未来:工地大陆的观察员”创作项目由王炜、申舶良创立于2011年,它关注“人的能力在中国现实空间里的应用状态”,通过田野工作的方式,以不同的主题去触碰问题。这种实地观察消解了可能产生的距离美,似乎具有一种“非文学性”,但同时“中国空间内现有的‘潜能’与不安的‘米提斯’,已经构成临时的、叵测的戏剧,需要它的诗人。”

  “各种未来”的实践观察与诗歌创作在王炜这里是同构和同步的,王炜的诗作《实践者》便是这种现实吁求最早也是最大面积的一次回应,“诗人”作为一个观察者出入于贵州、新疆等各地的矿场和工地,经历劳动的管理、对立、叵测和恐惧。在《韩非与李斯》中关于马的繁殖的诗节试图借助马匹物种人为制造的境遇去触碰生命政治的内容,这应和并延展了“各种未来”中的“马人”主题。诗中此类关于“治理”、“分类”等主题的讨论,密布着一种阴郁的现实激情,它们都像出自那个用大法官驳斥上帝的伊凡(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主人公——编者注)之口,带有一种世故但动人的嘲讽。诗人有关蒙、疆、藏、东北及旧满洲地区的阅读、游历和对话的结果,更是在《罗曼·冯·恩琴》里得到一次综合。

  不同地区的旅行和工作,在王炜的诗作中插满了地理标识,并使诗成为行动,而非空想。同样充当一个大陆的巡视者,王炜虽向往惠特曼笔下那个理想的地球文明的世界,但他自己无法成为一个中国的惠特曼。正如屠格涅夫在《关于普希金的讲话》中所说:“自己被自己吸引而处于中心的、像静态的生活一样的肯定的诗人,被成为离心的、像变动中的生活一样的否定的诗人所取代。”在王炜诗作中形成的大陆轮廓,充斥着大量的噪音、嬉闹和回声。这意味着在主动从“我”的世界中离开之后,一种新的文学空间正在打开,同时,这也可被看作诗对于现实断裂的一次主动修复和拓展。

  美学自觉:

  另一份诗歌词汇表

  “我建议一有主题,我们就明说/眼前应变的办法正是明说。”这是王炜在《韩非与李斯》诗剧中的一次方法概括。体现在他的诗艺上,是一种“立刻谈事情本身”的铭文风格:果敢明晰且质地坚硬,然而“在诗句发展的‘正午’,我们甚至也能觉察到它们的干燥。”

  王炜曾在边疆生活和工作近7年,除了明朗的视力,他还在这种纷杂中锻炼出一种语言的决断力,这构成了他得以在诗剧体裁中存活的一种要素。诗剧中谈话的敏捷呈现出来的诗节动态构成诗剧的戏剧性,不惊异、不蛊惑,既合乎经验的自然概括,又是出于对事物和环境的敏锐探知。但我避免在此提到深刻,深刻往往把词语引向形而上学,而这正是王炜试图避开的陷阱之一。

  在当下的诗歌迷信中,对词语的迷信是最常见的一种,借助词语的突出制造一种本能快感。这类诗歌构成的是同一片闪烁的湖面,但其中并没有事情发生。对读者而言,恰恰这样的词语之诗又具有一种令人跃跃欲试的蛊惑力,似乎每个人都可以组织几个疲倦的比喻来使它们愈发陈旧。诗这一形式,也因此更善于隐藏平庸。

  由诗句的铭文风格,继而发展出王炜诗歌中惊人的美学自觉,这与他所关注事物的开放性和豁达性有关。相比王炜的铭文风格,当前充满自恋主体的诗歌风尚我认为是偏女性化的,即使表达愤怒也不过是变回一个无性别的孩子。他们借助汗水、泪珠、血液等黏糊的分泌物,在诗中扮演浓稠的情绪戏剧和幻想自传,而这正如卢梭所说:“在我们之间现行的性别混乱中,保持自己的性别几乎是一个奇迹。”

  王炜美学风格上的男性化,并不在于刚硬的大男子主义,而是出于一种文学趣味上的纠正和均衡。在某种意义上,这关乎文学的健康。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