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首饰作品“讲”好中国文化-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为老凤祥画上翅膀的首饰设计师杨喆:

用首饰作品“讲”好中国文化

2019-12-13 14:14:32

  作为一名设计师,杨喆深知光靠勤奋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创新更是设计的灵魂。在代表公司参加第三届全国黄金首饰设计大赛中,杨喆找到了创新的钥匙——中国文化。在这场参赛选手超出上届两倍、且港澳台设计师也应邀参加的大赛中,如何能从中脱颖而出,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在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杨喆全身心地投入到赛前方案设计中。白天与单位其他参赛选手一道研讨方案,晚上一回家就坐到电脑前,不停地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完成了一件男士套件作品《中国龙》。

  “这套《中国龙》是我结合中国文化和现代创意,所做出的设计。”说起这个套件,她表示主要灵感在于“龙”,“古代皇帝以龙自称,从古至今,男人的形象是龙,而女人的形象是凤。作为老凤祥的设计师,从龙的造型切入,一阴一阳,再适合不过。”除了阴阳之外,杨喆在设计中想到: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国人从内心深处就充满对龙的崇拜情结,各式各样以龙为题材的艺术品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这份历史既为创作提供了养料,但也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她以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来乘载龙的文化内涵时,整套作品需要完全以几何图形出现,结合方和圆的造型,又有着“天方地圆”的含义,完全打破了传统龙饰品的繁琐,简洁而现代,展现男士的刚毅外表和智慧内心;龙纹以瓦当为原型,在圆球上镂空处理,从而产生阴阳交融的效果,代表龙的神秘与天地一体的无限空间;九颗可以旋转的龙珠又正巧符合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

  “当时,不少人在比赛现场都对我的作品感兴趣极了。在和我的交流中,他们还说这件作品也打破了传统首饰设计偏女性的观念,成了最吸引他们眼球的作品。”现场腾飞的这条《中国龙》让杨喆一举获得设计特等奖和制作奖两项大奖,也成为全国黄金首饰设计大赛举办以来“绅士”组作品中第一个特等大奖。而这件作品,仅仅只是杨喆从业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的冰山一角,在之后的比赛中,无论是全国级别的或是世界级别的设计大赛,她都坚持以“中国文化”为设计初心,在第四届全国黄金首饰设计大赛中以作品《汉字的魅力》获特等奖,在中国首饰设计制作电视大赛多维首饰设计制作赛中以作品《中国红》获得金奖,而这些作品都是杨喆“讲”好中国文化的又一载体。除此之外,116项设计专利,61项国际和国内的奖项和荣誉称号见证着她在首饰设计行业一步一个脚印的步伐。

  创新设计路上,她不孤独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外珠宝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延伸,“老凤祥”品牌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认知度不高成了企业公司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让年轻消费者成为老凤祥品牌的粉丝,公司提出了以个性化定制结合高档首饰专款设计的业务。

  与比赛时专注作品不同,这项业务需要与人沟通,同时还要兼顾稳定的技术和层出不穷的想法。对于这个情况,杨喆以耐心的态度、客观的介绍和准确的表达赢得顾客的信任。“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名香港客人,她说自己就在上海待三天,但是希望能够立刻看到设计图。”她回忆道,这名香港客人当时要求设计定制一条主钻是5克拉,周围有52颗重20分的小钻围绕的项链和一个2克拉的钻戒,而且由于时间原因,提出第二天就看设计方案的要求。面对这样一笔价值百万、要求苛刻的生意,杨喆接下了设计任务,连夜绘制出三套不同的设计方案,第二天客人看了方案后,满意地挑选了其中的一款,连声赞叹设计做得好。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有定制需求的顾客,在杨喆的参与下,公司成立了上海品质金匠工作室,“一来可以带教一批年轻的首饰设计师,二来还能帮助她们在作品与产品之间无缝衔接。”杨喆表示,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的首饰设计师,她深谙设计行业的门槛,首先是制作与设计之间的贯通,也就是说“学会设计前必要学会制作”;其次是找到自己设计的原点,也就是作品的灵感点;最后是要学会在作品与产品之间切换,要会做大件也要善做“小件”,只有通过替客人定制设计不同作品,才能接触到更多类型的珠宝、首饰,赋予首饰更多的“设计价值”。

  除了公司内的设计工作之外,杨喆目前还在学校内担任首饰设计课程的老师,“每次看着那些学生画画的样子,都会想起自己在华山美校时的青春岁月。”与在工作室里教给年轻设计师不同的是,在校园里,杨喆更倾向于启发学生对于绘画、设计的兴趣与灵感,哪怕是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学生,杨喆都希望他们能够拿起画笔,画出属于自己的绚丽的青春画卷。(劳动报记者 黄嘉慧)

1 2 共2页

来源:劳动报
编辑:孙仕奇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李建军:剧场里的“人类学抽样研究”

    新青年剧团与中间剧场联合出品、李建军导演的戏剧《人类简史》开场,以20余名素人演员借助依次上台,穿上他们散落在地面上的各式各样鞋子的方式,在观众面前完成自我身份的认同。

  • 为你而战,18000人的送别

    8日CBA北京首钢对阵深圳新世纪的赛前,没有音乐,双方球员沉默着认真练球,络绎进场的观众不作声地寻找座椅,1万8千人的球场如上演一出巨大的默剧。这一晚,他们为一个人而来,要向他做最后告别。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未来:造福更多哮喘儿童

    一位抛弃高薪的青岛汉子,一头扎入科技创新的大潮中,历时两年多,耗资甚巨,终于研发出美国FDA批复的首台智能网式雾化器,其出发点就是想让全球哮喘儿童早日康复。

  • 夏娟:包种植包技术包销路,让农民致富少走弯路

    “我干农业完全是误打误撞。”夏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2014年底,25岁的夏娟从陕西西安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宁夏创业。彼时,枸杞品种“宁杞7号”大热,她从中看到了商机,便和两个朋友一拍即合投身农业,开始繁育枸杞苗。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