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邻叫他“好”,唤他“移动的120”-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乡邻叫他“好”,唤他“移动的120”

“赤脚医生”刘永生43年守护村民健康,无愧“最美潼关人”

2019-10-18 14:50:42

10月9日,刘永生为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患病的村民党海生上门送诊。本报记者陈晨摄

  在给患者看病前,刘永生总会把听诊头在手心焐上几秒。43年的村医生涯里,这个下意识的动作,他已记不清做过多少次。

  “病人身子弱,听诊头凉,焐热了能舒服一点。”刘永生说,听诊器连着心。

  在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陕西省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卫生院的刘永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秦东一带的四里八乡,谁家有了病人,只要一通电话,这位中等身材、有些谢顶、脸上总是带笑的中年男人,就会背着医疗箱及时出现。

  43年来,超过10万人次的患者接受过刘永生的治疗。不少当地人说起他,用得最多的只有一个字——好!这是淳朴的农民对别人极高的评价。

  上个月,他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编外“赤脚医生”

  国庆假期刚过,刘永生穿上白大褂,背着医疗箱出诊了。虽然每天都要用,他的白大褂仍一尘不染。出门前,他又特意清点了一遍医疗箱里的设备。

  已届花甲之年的编外“赤脚医生”刘永生,一点没有停下脚的意思。

  刘凤琴是刘永生眼中一位特殊的“亲人”。每隔一段日子,他都要上门为这位80岁的独居老人送药和检查身体。

  “阿姨,最近饭量怎么样?”“血压控制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寒暄之间,他的双手又焐住了听诊头。

  刘凤琴从炕沿起身,急着要拿些吃食给刘永生。她身后的墙上,挂着已故老伴杨志学的遗像。老杨曾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在世时患有淋巴癌。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刘永生常常上门送诊,医药费分文不取。

  老杨有意躲着他,可把刘永生惹急了:“你就把我当儿子,儿子给父亲治病,哪有收钱的道理?”

  送走杨志学,刘永生又主动挑起照顾刘凤琴的担子。“我一身都是病,高血压、心脏病,还得过脑梗。永给我看病从不收治疗费,白天喊白天到,夜里叫夜里到。他总是说,老杨是国家的有功之臣,他有责任照顾好我们。”刘凤琴说。

  “永”,荒移村村们都这样称呼刘永生。在关中方言里,只叫名字中的一个字,是最亲切的称谓。

  “赤脚医生”脚板勤。刘永生出诊的范围,近到秦东镇周边80多个村子,远及山西、河南20多个村。

  出诊之外,多数时候他都在村里的卫生院。不大的诊室内,时常坐满病人,有本村本镇的,也有从附近乡镇赶来的。患者送来的锦旗,年代由远及近,一层叠一层,挂满了卫生院好几面墙壁。

  “刘医生治病特别细心,态度好,药也开得便宜。”10个月大的女儿病了,姚娥娥再次从15公里外的潼关县安乐镇毛沟村舍近求远而来。

  几个月前,女儿第一次发烧,她慕名来此,被刘医生看病时的细节打动:接触孩子前,他要认真洗几遍手;听诊时,动作轻盈;开药前,要问家里还有什么药。“只要能给病人省钱,刘医生都尽量少开药,但药效却很好。打那天起,我就觉得这个医生可亲。”姚娥娥说。

  刘永生的手边放着几本接诊记录簿。这是他行医多年养成的习惯,每接待一位病人,都要做详细的笔记,将病因、发病日期、血压等检查数据一一记录在案,形成健康档案。复诊时查阅记录,就能了解医治和康复过程。

  遇到初诊病人,刘永生还不忘让对方记下他的手机号,并叮咛一句:“只要有问题,不论迟早,随叫随到!”

  17岁战“麻疹”

  在有1500多名村民的荒移村,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说得出村名的由来。

  早年间,先人们自山西逃荒迁移到此,荒移村由此得名。仅闻其名,昔日的荒凉感便扑面而来。

  刘永生幼年的经历,也与贫穷有关。1960年,不到两岁的他从姐姐的肩膀上摔下,腿部重伤。正值困难时期,乡亲们谁家都没有余钱,母亲借钱不成,急得在村头暗暗垂泪。

  老支书张振华听闻消息,立即召集全体党员开会,你八毛我一元,凑了20元给刘永生治病。

  这段往事,母亲讲过无数次。“是党员救了你,永远不要忘记党的恩情。长大了你要做个医生,让乡亲们都能看得起病。”

  1976年,刘永生读高中时,学校办了医疗班。短短一学期的课程,让他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毕业那年,一场异常凶猛的麻疹疫情侵袭荒移村,3天内4个孩子夭折。

  村民抱着逝去的幼子号啕大哭的场景,深深刺激着刘永生。他找来一个验方,凭借书本上的知识“现学现用”,找了几味药材。煎好药,他先自己服下,观察后发现没事,就急忙端给生病的娃娃。

  可是,人命关天,没人敢相信一个毛头小伙子的药方。好劝歹说,终于有人家愿意试一试。

  “那天夜里,我一直守在他家门外。深夜,奄奄一息的娃突然有了哭声,我浑身一软,瘫在地上。”40多年后,刘永生依然对这一幕记忆犹新。一碗汤、一把草控制住疫情,村里再也没有孩子夭折。

  缺医少药的年代,农村医疗水平尤为低下。老支书眼尖,觉得刘永生是个苗子,派他送去乡镇医院进修。学习归来,他成了荒移村唯一的“赤脚医生”。

  那一年,刘永生17岁。

1 2 共2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离“世界棋王”最近的中国人

    国庆阅兵那一天,中国国际象棋“一哥”丁立人正经历一场鏖战。当天,2019年国际象棋男子世界杯赛决赛第二局在俄罗斯举行。27岁的丁立人对战阿塞拜疆名将拉贾波夫,最终执白获胜赢得先机。

  • 我们的战场在水上——探访八一游泳队公开水域项目组

    游泳比赛竞争一向激烈。成立于1952年的八一游泳队,2018年与原广州军区游泳队、海军原游泳队合并,今年将派出28名队员征战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其中,有8名队员参与公开水域项目比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