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人变身手艺人-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民族乐器加工带动脱贫致富

种地人变身手艺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汪霞 马玫
2020-11-20 07:34:05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在工作队的鼓励下,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乐器厂上班,这里有专业的老师教我们技术,每个月还有固定的工资,我从学徒开始,现在已经成了正式工人,打心眼里感到高兴!”阿不都外力·阿不拉是新疆库车市阿拉哈格镇苏甫尔民族乐器加工厂的一名工人。

  这家乐器加工厂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驻村工作队推动下建立起来,不仅让许多人像阿不都外力·阿不拉一样吃上了手艺饭,还成为带动村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每当想起别人用我们制作的乐器表演节目时,就很有成就感。多亏了工作队的帮助,乐器加工厂订单不断……”加工厂负责人帕尔哈提·阿不都苏甫尔说。

  帕尔哈提·阿不都苏甫尔出生在央都玛村一个乐器制作世家,祖辈靠制作民族传统乐器为生,受文化熏陶和父亲感染,从小就对乐器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7年大学毕业后,帕尔哈提·阿不都苏甫尔一心投入到民族乐器的制作中。其间,他前往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以及上海、青岛的各大乐器厂进行学习,拓宽视野,提高技艺4年后,帕尔哈提·阿不都苏甫尔在乌鲁木齐成立苏甫尔乐器制作中心,一直想传承乐器制作的他扩大乐器生产规模,让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流传。

  2016年,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驻村工作队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村里有丰富的桑木和杏木资源,特别适合发展乐器制作,村民有制作乐器的传统手艺,但苦于缺乏资金、技术支持,民族乐器加工不成规模、难成体系、效益低下。

  在一次走访中,工作队遇到了回家探亲的帕尔哈提·阿不都苏甫尔,通过交流,双方都有建厂的想法,于是开始商定筹备建厂事宜。工作队积极向镇里打报告,最终通过改造现有厂房、免租金等优惠政策,为他们提供了6100平方米的场地。

  经过10个月的准备,厂房建成了,工作队挨家挨户做动员,讲清用工条件和待遇、宣传就业政策,让村民明白进厂工作既没有风险,还能拿到稳定工资。村民的思想转变了,到厂子上班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了让以前在家做乐器的村民尽快适应工厂流水线生产模式,保证工厂正常运转,工作队重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给员工们手把手教方法、讲细节,对上岗村民进行3个月的带薪岗前制作技艺培训。厂里的熟练工每月可拿到2000元至4000元的工资。

  目前,苏甫尔民族乐器加工厂有员工42人,每月可生产民族乐器100余件,年产值180余万元,主要制作都塔尔、热瓦甫、手鼓等20余种民族乐器。据悉,乐器厂半年时间已签订单约200万元,乐器销往南北疆、北京、上海、广州、江苏、内蒙古等地,新疆民族乐器还成功走进亚欧博览会展台,销售到国外。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抓好乐器制作产业,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让村民真正实现从种地人到手艺人的华丽转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安尼瓦尔·阿布都热合曼说。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刘新圈:在民族文化中找到根和魂

    当年,从没去过草原的刘新圈凭着“一朵洁白的想象”,用一个小时就写出了火遍全国的草原歌曲《套马杆》。

  • 赶场“双十一”的欧美歌手

    在去年“双十一”晚会上,被我们亲切称为“霉霉”的美国当红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专程从大洋彼岸飞到国内来献唱的盛况想必很多人依旧记忆犹新。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